李修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综述
2011/2/14 19:26:4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综述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100029)
2010年11月5日至7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联合主办、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2010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在北京西藏大厦举行。本次会议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提交论文近百篇。本文举其荦荦大端,依照主题概述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
日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关西大学学院的荻野昌弘介绍并分析了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他指出,日本借助“无形文化财”和“人间国宝”的观念,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无形文化财的体系是由“实现的逻辑”支撑的,实现指的是激活存在于过去的事物,即在“无形之物”中找寻意义。英国杜伦大学的罗伯特·莱顿分析了少数民族与民间艺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在他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形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需要受众接受其中所蕴涵的理念与价值,并进行自觉自愿地学习;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原材料的物质文化遗产又限制着艺术家的创作。因此,文化传统的传承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中山大学的麻国庆同样持此观点,他指出,尽管在理念上将文化遗产区分为“有形”和“无形”,但实际上二者却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这在民俗文化中表现尤甚。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将民俗文化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物质形态”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截然切割开来。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遵守文化遗产保护的本真性和完整性原则,强化无形文化遗产和有形文化遗产的整合性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方李莉在费孝通晚年提出的“人文资源”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从遗产到资源”的观点。其要旨在于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与延续性,提出要将其转化成一种资源,在创新过程中进行保护,使其成为适应人们生活的新文化的一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同样值得学者进行关注与研究。中国文联的刘锡诚相当尖锐地提出,我们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各级“非遗”名录的申报和项目保护上,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对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类明显重视不足。数据表明,目前进入国家级名录的民间文学项目只有84个,仅占全部1028个项目的8%。同时对民间文学传承人的保护力度也远远不够。对此他倡导在非遗保护理念和实际工作上需要作出调整。西安美术学院的王宁宇通过对陕西传统建筑彩作的调查研究中发现,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清代官式”彩作被作为施工规范强行推行之后,对包括“榆林式”彩作在内的各地方传统彩作样式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对多姿多彩的地方性彩作文化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种现象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都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他呼吁对现代“规范”观进行反思和再校正,从而真正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研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七年,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吉思汗祭奠被收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师范大学的色音和高博对这一信仰民俗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成吉思汗陵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构成了融古老和现代蒙古族文化为一体的成吉思汗陵文化景观,祭祀活动和达尔扈特人作为活的文化载体又使得成吉思汗陵成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活的文化空间。这样就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