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年前的蓝田人开始,仰韶文化那一段都是很辉煌的,从西周一直到唐代,都在长安建都,那里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个地方又是一个最早对外开放的地方,丝绸之路从汉代打通,从那条路上曾经传来中亚、西亚,还有欧洲的文化。在汉代开始,就传来佛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到唐代达到高峰。到十七世纪还传来东正教,十九世纪传来基督教,从宗教就可以看出来那时候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的频繁,包括人口的流动。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那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都表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俗表现出多元化。悠久的历史和各族人民文化传统的传播和交流,使得这里成为中国文化的宝库。有丰富的地下、地上文物,非常壮观的人文资源,令人感叹的民族风情,这块地方不是一片荒芜之地,是一块宝库。后来开发过度,它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了,生态比较薄弱,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自然搏斗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与大自然搏斗这样一个现状。从他们那里也许我们能找到与自然相亲相通的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但西部大开发难免使这些东西遭到破坏,少数民族文化很可能淡化甚至同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建立这个数据库,我们希望把这个地方的人文资源记录下来。这笔财富不仅是中国的,它是全人类的,我们有义务把它保护好,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但怎么保护,只能通过整理记录,利用大量的图片、录像带制作成一个集形象数据、音响数据、形制数据和文字数据为一体的数据库。这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一共分五个部分:人口与人文教育;宗教与民俗;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工艺美术;人文景观;文物与考古。现在我们做了数据库的概述、框架、信息采集表。”
  本课题专家北大教授赵朝洪先生说:“多年在西部作过发掘,考察,课题,所以做这个课题,我们还面临许多问题。西北情况比较复杂,地形地貌也比较复杂。但这里文物非常多,陕西、甘肃等地文物很多,这里的人文资源很丰富。我做了陕西的框架。做了框架,信息采集表,但还不够,还需要下头的同志协作。文字描述多少字合适?做的怎样,整个多少合适,需要专家提意见。”
  舞蹈研究所所长冯双白先生说:“这个框架很有长处。舞蹈在动态形象的展示上应该有机会,格外需要动态的形象。舞蹈艺术研究,作为古代史的研究,仅有文字记录的舞蹈,有许多缺憾。但现在的舞蹈研究,仅有文字是很不够的。整个编写大纲,区域分类是不是可以不依照行政划分,应更多考虑人文自身的特点。能不能有人文地理概念的图表,是艺术分布的图表。这样图表出现更有利于我们的研究。”
唐晓峰教授说:“考虑西北人文资源的课题时,一定要有地理理念。一个事一个区,把所有问题都框进来也不行。一个问题,一个因素,自成一个区。这样可能出现宗教和戏曲并不完全吻合的问题。在表现形式上要有地理的总体印象,否则就会感到缺乏总体的眼光。用地图的形式表现地理特征,这样我们表现的就不是地点,而是地理,有一个整体性的道理在里头,有一个整体感。”
  赵世瑜教授说:“首先谈分类重复性的问题,怎么分的问题,文物既包括地下挖掘的文物,也包括地上遗址,地上文物归到人文景观是否合适。景观里头有许多是宗教建筑,大的宗教建筑应该割到哪里好,这都是问题。把宗教建筑也放到人文景观里,那做宗教的神圣的空间那里去了?如果把这些内容都抛开的话,景观就变成了民居。景观从整体考虑的话,可以分成自然和人文两大类, 建筑只是人文景观或文化景观当中的其中一个。怎么理解人文资源,因为我们把自然景观也放里头了。人文资源理念在实践过程中会碰到许多具体的东西,要分清楚。具体说,艺术这一类做得都很好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