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文课题”简报(第八期)
2010/3/8 15:04:32

《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近期活动情况
一、课题汇报
2003年2月25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国家中心”成立之际, “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向文化部及与会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们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汇报以多媒体电脑演示和布展的方式(展板16块),图文并茂。汇报了本课题的内容、目的意义,课题的专业分类及组成人员、运作方式和目前的进度以及课题组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同时还编辑了一本《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编辑手册》,一期“西部人文通讯”(以后定期每年一期)。
二、西安子课题组座谈会
2003年3月13日课题组负责人方李莉、秘书付京华一起到达西安,召开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西安子课题组(宗教组、人文地理组主要负责人都在西安)座谈会。下午3时开会,到会的有宗教组的李利安、马建军、张茂泽,地理组的朱士光、吴宏岐、刘景纯、严艳、李瑞、萧爱玲、于风军,工艺组的王宁宇,美术组的陈山桥、李红军,保护、开发、利用课题组的张新生等(宗教组组长方光华、民俗组赵宇共因有其他的会议而未参加)。会议内容主要是交流近期工作情况。课题组组长方李莉在正式开会前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在今年2月25日向文化部汇报工作的情况,并给大家观看了课题为汇报制作的多媒体演示。
会上先由各组汇报本组的工作情况,方李莉一一作出具体指示。(以下是会议情况的整理记录)
方李莉:课题开始立项时并没有关注到人文地理部分,但一个地域的文化的生长同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理交通是分不开的,所以,后来我们增加了人文地理部分。现在我们的课题分五个部分,横跨十一个门类,目前各门类的数据库框架已确立。中国艺术研究院很重视我们的课题,从各方面给予了课题的极大关心和支持。
方李莉还讲到了申报二期工程的情况,经费的情况等。要求大家按要求尽力工作,有了成绩再申请经费也就有了条件。另外还根据各组目前交稿的情况提到:宗教应该有民间的信仰部分;人文地理主要是要起到一个背景材料的作用,如历史上地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也就是说要包括历史地理方面的情况,多元化的地形地貌是产生多元化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工艺方面二手资料较少,工作量较大,因此请王宁宇老师发动学生做为课程去完成(考察)其中的一部分。美术方面陈山桥、李红军送了图片,但没有文字表述,请尽快将文字部分补上。
朱士光:方李莉的思路很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自然生态的历史变迁是我们关注的一个内容,作为西北内蒙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因经费的问题,只能先不做。由于我们参与晚,进度较慢,但我们会尽力跟上全组工作的进度。我们组的工作也有分工,每个省有一人具体负责,工作计划也做好了,请课题组审定。
方李莉:地理组领导很重视,对完成课题有信心,希望很大,该所很有传统,现成的资料也很多,做这个课题也对所里的研究工作有利,经费我会按规定办理,按工作量分配,合理安排。
地理组收集的材料中最好提供图表、照片。
李利安:存在的问题需要协商,技术性的问题、词条的字数、性质等、其他栏目的内容,没有确定的答复,所以不知如何做(按规定),底片要交的问题,过去拍的、数码相机拍的无底片怎么办?管理要灵活。国家的宗教政策不允许将民间信仰的东西划到宗教里来,如觉得可惜的话可放在其他门类里去做,内容只要明确了就好办,工作计划我们商议后会做出来。
方李莉:宗教部分的框架设计和采集表做得不错,但硬件的部分较详细,各个宗教的寺庙,研究机构等。软件的部分没有出来,如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领域的大事件,有关宗教思想的传播对当地文化的影响等。宗教的马西沙专家参加我们的课题进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