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倒挺多,大约有40多人,说明关心这一方面研究的人还不少。我坐在那里听,觉得不少题目很有意思,如:21世纪应用人类学与遗产研究;社会与社区记忆及权利;考古学改变的社会背景;在全球化世界中文化遗产所扮演的角色;政府对民族遗产改变所起的作用;大学研究和集体记忆;遗产研究专家如何改变自己的价值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挑战;遗产保护是一个统一经济和文化模式的需要等。美国的人类学和欧洲的人类学比较起来,欧洲的人类学更多的注意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的研究,所以叫社会人类学。而美国却侧重文化方面的研究,所以叫文化人类学,特点是其研究往往和历史考古,语言艺术等联系在一起。在许多人类学系里包括了考古学,所以在这次会议中有不少的人是研究考古学的,尤其是在遗产保护论坛上。
从发言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什么地方。发言的时间虽然短,但讨论的时间比较长,大家可以向发言者提问。我记下了几个有意思的提问,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匹配需要新的知识培训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大众文化在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职业遗产学者的社会角色是什么:遗产保护的管理者?促进者等等?现有的文化遗产的管理构架如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的遗产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中国、韩国等一些有很长历史的国家,又长期被西方文化边缘化的东方国家紧紧跟进。美国是一个历史很短的国家,不仅从未被边缘化,还一直是文化的中心,那么美国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什么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我的英文听力还是不太好,而且因为时间短,大家只是在快速的念,所以不太容易听懂。
但我大概知道的是,大家的中心议题是,自从在遗产的概念中加入了非物质的成分,许多原有的概念都在改变。而且许多我们原以为是固有的概念变得不确定起来,甚至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这些概念的改变正在改变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包括考古学家的研究,也由以前只关心物到现在希望通过物来恢复和理解完整的文化形态。另外,讨论得最多的是人类学家和遗产保护的关系,尤其是其界与政府和民众之间所扮演的角色。中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动态引起来大家的关注,好几个学者在发言中都谈到了中国目前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热情。
学习语言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平时说话很容易,但要上升到学术讨论,深入到理论的研究,就太难了。而且要想在国际论坛上和不同国家的学者讨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遗产的论坛上我没看到有中国学者,主要是英语国家的学者在一起讨论。
第二天,我到东亚人类学论坛,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少的中国学者。也有不少从大陆来的,但他们都是在美国读博士的研究生们,由于在美国读书多年,英语基础都比较好,可以用英语的发言,但有的也只是念稿子,自由的表达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原以为在这个学术研讨会上没有来自中国大陆的声音,但我错了,这些学生们的研究都是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而且都是回国做的田野。不过他们做得都是中国问题研究,所以也就只是在东亚人类学论坛上发言,这里的西方人基本也都是中国问题研究的专家。所以这个会议的规模虽然很大,但实际上每个人所能影响的圈子并不大,只是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发言。
但学会的网站做得很好,在上面你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而且该网站几乎和全世界的人类学网站都联网,在这里你可以查得到许多的国际会议及活动,还有各种与人类学相关的英语杂志,如果你的英语足够好,你可以向这些杂志投稿。另外还有许多人类学专业的求职指导,各个大学招收博士生,博士后的信息也在上面。我觉得对年轻人非常好,你可以利用它寻找各种机会。而且我发现来参加年会的很多都是年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