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通之问》的初衷和渊源。她强调,这部书是以一种“自然史”的写法,将费先生学术思想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视为一个自然生成的时间轴和空间范围内串联的思想生命,不是评述,而是论述。她说:“我的任务就是把他展现在不同阶段的学术著作当中的各种思想系统梳理起来,找了一股有前因后果和脉络清晰的思想剧,然后能够形成一部代表费先生思想的‘自然史’”。
 

王延中研究员发言(范晓颖 摄)
王延中研究员在发言中,在对这一著作表示祝贺后谈到:方李莉用人类社会如何走向美美与共作为《费孝通之问》的一个终极话题之一,这个选题很有价值。并且,这本书绝不是简单的去叙述费先生的一般学术经历和一些学术创建,而是侧重用于一个学者的眼光去和费先生进行对话,去理解费先生一生的思想,从中找到费先生在理论服务社会甚至服务全人类的一些理念和实践。特别是民族和国际秩序的相关问题,把它放到怎样去理解人类社会,从资源的竞争,然后再到这些竞争背后所引发的文化、宗教、信仰等冲突去考虑。他还指出,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那就是阐明了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关系是什么?中华民族和中国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他的这些理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中华民族的统一性、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层面上,帮助我们理解了中国的民族结构,推动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建设。

连辑先生发言(范晓颖 摄)
连辑先生发言时说到,首先,费先生晚年的学术观点带有时代特征和学术的结论性,方李莉教授是这个阶段跟随费先生学习,并有多次深入交流机会,所以本书更贴合费孝通本人的实际;其次,本书作者的主观偏好与关注点与费先生自身的学术重点或关注点相吻合,即从关注生态到心态,关注人类文明的未来等终极关怀的大问题。本书学术的研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对决策的启发,都是有现实意义的;然后,这本书是对费先生的“通读”,起到了读懂费孝通的门槛、路径和导读的作用;最后,该书从学术、思想脉络的角度为费孝通立传,选择角度很有特色,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他认为,当代社会学、人类学要继承费先生思想、学术、理论、方法和情怀,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第二,要有敏锐的现实感受;第三,要有超前的未来判断,即前瞻性;第四,要有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周星教授指出,以往关于费孝通传往往只聚焦其学术及社会活动实践的某些片影,对他的学术思想全貌尚缺乏整体性的理解。还曾经有一种看法认为,费孝通早期的学术著作具有无可争辩的价值,他在1980年代以后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建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晚年的调研却似乎不够专业。对于费孝通晚年学术活动的轻视其实是极大的误解。方李莉教授的这部专著非常清晰地回应了这个问题。《费孝通之问》所梳理的学术理路,就是费孝通贯穿一生的思考,其间虽有颠簸起伏,但他的初心志向却始终未曾改变。因而方李莉教授的《费孝通之问》在这些地方超越了以往的研究,使得费孝通思想和学术研究得到了体系化的表述。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将费孝通的学术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境地。

徐平教授发言(范晓颖 摄)
徐平教授说道,该书从两个阶段梳理了费先生的学问:第一,费先生的学术是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最后落在“志在富民”上;第二,费先生晚年把物质和精神、中国和世界打通了。也正是这第二个阶段,是这本书最打动人和感动人的地方,其突出贡献在于呈现给读者:费先生如何站在中国看世界,费先生打通了文野之别和东西之别,扩脱了社会学边界。他还说,方李莉入门最晚,但却颇得费孝通先生赏识,这一切与费先生晚年学术思想由“志在富民”转向&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