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大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2022年第1、2季度)要报
2022/8/11 11:42:47

2022年第1、2季度,“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一共发表论文11篇,其中2篇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本季度的学术成果一方面关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术梳理与建构,同时又观照日本民族艺术学的发展和欧美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既有对邻近交叉学科的讨论,又有宏观的全球视野,体现出中国艺术人类学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的转变,彰显出课题组成员立足本土问题的同时,又胸怀世界。本阶段的研究既是对阶段性成果的回溯,也为未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01 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方李莉的《“后农业社会”:一个中国可能率先进入的发展模式》在“人类世”背景下提出由多方合作促成一个新的文明模式即“后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文章围绕“后农业社会”概念的提出、定义和相关文献梳理、“后农业社会”何以可能、概念提出的意义五个方面展开。作者指出“后农业社会”概念的提出将会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概念之一,它不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更是一个可以实践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文章提出“后农业社会”应该是一个高科技、高人文与高生态相互联系与互动发展的社会模式。乡土性是中国重要文化基因之一,“后农业社会”模式的提出紧扣艺术学与人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探讨了后农业社会与中国文化基因、中国当下发展的关系,“后农业社会”模式是一种十分富有远见性和预见性的发展模式,不仅对中国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关注的热点问题——“艺术乡建”的研究具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建构作用。作者认为,人类的未来发展不仅涉及高科技,更加关乎人文价值的重新确立。“后农业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将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更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模式的新探索,也为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文化危机带来探索和讨论的新空间,具有全球性价值和意义,是东方人类学学者对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理论贡献。
 
方李莉、朱阳的《后农业文明视野中的人类生物性、文化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从一种人类未来发展模式的角度出发,从人类的生物性、文化性中找到人类与环境互动的方式,既体现哲学的思辨又具有人类学家的学术考量。文章体现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关注。作者指出需要有更宏观的理论来统领当下我们在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整体的把握,要综合不同的学科进行整体认识。
 
文章总结了人类学注重研究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是如何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并重新认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作者指出面对“后农业文明”,不仅需要重估乡村的生态性和生物性价值,还要重估其文化价值。“研究与发展”体现的不仅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还要体现生态与社会和人文的结合。文章指出,人类学是对自身进行自觉的学问,没有对于人的自觉就很难真正认识人类的过去与未来。而本文恰恰是两位中国学者出于文化自觉而面对人类整体命运问题的思考。体现出中国人类学学者的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并针对中国的本土问题及时给予了回应,这为从外部世界到内心世界都处于一种困惑和转型之中的人类社会解决困境提出了一个思考路径和维度。
 
方李莉的《从实践到理论——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热点焦点问题》,通过梳理202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近200篇论文,指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存在的三种趋势:一是更加注意实践与理论研究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