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学的研究与体系建构、空间与舞蹈人类学研究、“民族艺术学”研究的理论路径及其学科建构、民族学与艺术学的互鉴、艺术的民族特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机遇、文化主体性与影像民族志、汉画舞蹈的民族构成、“民族舞蹈学”与“舞蹈人类学”、以两性对歌为例看西方理论范式和学科主体性、后殖民舞蹈研究中的盲点与痴情等论题进行了讨论。
 
  南京艺术学院夏燕靖教授以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形成为切入点,阐述了民族传统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压力。在多元文化转型的背景下,艺术社会学与艺术人类学是一个新命题,对此作出合乎人类文化变迁与发展规律的探究与阐释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及文化和艺术的具体实践,自下而上从多方面作出与发展问题相联系的探索,这是当今民族艺术研究领域特别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浙江大学王杰教授指出对中国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广义的乡土文学的美学分析而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理论结构是不可忽视的,他的初步表述是:乡愁乌托邦和红色乌托邦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对于本土性的中国乡土文学的研究和阐释而言,人类学的方法和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乡土文化的美学内核,审美人类学所强调的哲学人类学和宗教人类学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在这方面的忽视会对中国乡土文学的美学评价产生负面的影响。
 
  中国传媒大学王廷信教授以傩文化为个案,论述了民俗载体为民众提供的机遇,既是一种生活调节和休息机遇,又是一种创造性机遇。民众除了休息、调节之外,其诸多特殊才华在傩文化的仪式和表演中出现,既让傩文化“信仰”本义造成的民俗得以延续,更让民众的特殊才华得以激发,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提倡傩文化的当代传承。
 
  深圳大学李心峰教授通过对于民族、民族艺术的语言分析,提出“民族艺术”这一核心概念术语如何理解、如何界定、如何使用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民族”与“艺术”两个基本概念,又都是歧义纷呈、争论甚众的词语。不同学科中的“民族”概念,其内涵外延也有所差异。语言分析还要结合不同的语言及其文化语境进行辨析,还需要一个更深入的层次:即社会历史的分析。这是一个层层递进愈益深化的艰难过程。这样的探讨,又是我们进行“民族艺术”理论建构尤其是“民族艺术学”学科建构的一个必要的基础性课题,理应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探索。
 
  云南大学李世武教授展示艺术族属与多民族艺术交融的研究视角,侧重于从“汉族吸收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吸收汉族艺术、各少数民族艺术相互交融”三大重要维度展开论述。“多民族艺术交融与中华民族认同研究”的价值在于:1.有助于打破艺术学与民族学的学科壁垒,推动有中国特色民族认同理论体系的建构;2.有助于多民族艺术交融、共创中华艺术的研究视角,推动有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3.有助于提炼出多民族艺术交融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经验及当代策略,供国家有关部门参考;4.有助于为域外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样本,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中央民族大学曹立波教授指出,《红楼梦》出版前至少有近四十年的传播修订过程,这期间也伴随着清代服饰艺术的发展变化。版本异文表明《红楼梦》服饰描写及修订的变化过程,有由时代特色的不鲜明到彰显清人穿衣时尚及满汉融合的趋势。《红楼梦》服饰注重空间维度的区分,主要表现在对家常与社交礼仪服饰的区分上。小说中人物家常服饰多汉服,而社交礼仪场合则多满服,整体服饰描写上呈现满汉兼宗的特色。
 
  北京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