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思想家眼中的艺术丛书)
2021/7/16 16:42:30

编辑推荐
作者多年的教学以及同艺术家共事的经验告诉我们,概念与观点就像工具一样,只要有用处它们就有探究价值。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与思路都是建立在此种观念之上的。当然,这里也有一些疑问(这些疑问也构成了我们踏上征途的路径图):克里斯蒂娃哪些方面的研究与艺术家最相关?她的研究如何阐释实践与创作过程?如何使用克里斯蒂娃的观点来解读艺术品?她的研究如何阐释艺术家与艺术品之间,艺术家、艺术品与观众之间,艺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最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能揭示出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与功能?除了关注实用性而外,还必须向大家介绍克里斯蒂娃整体思想的核心主题,这些核心主题详尽阐释了克里斯蒂娃的美学观与传统美学概念的区别,而传统美学概念仍然在影响着实践、教学与艺术解读。区别的核心在于克里斯蒂娃所提出的“语言的双重性”观点以及她所阐释的身体与思想、理智与情感、生理过程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同“物体与理念”之间不期而遇之后的残余便是艺术的语言,这种相遇是活态的、具有感知力的;由此,艺术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体现价值,此种价值同遵循学术准则和既定品味标准的价值完全相悖。本书对这些主题展开了探讨。   
内容简介
对于克里斯蒂娃来说,在这个充斥着便捷图像的世界里,艺术或者审美经验这种实践塑造了主体(自我感知)以及客体,这个客体能够转换意义与感知。《克里斯蒂娃眼中的艺术》这本书检视了克里斯蒂娃思想中的几个关键概念,阐明了它们与艺术家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及它们在解读艺术品过程当中的应用。埃丝特尔·巴雷特(Estelle Barrett)列举了梵高和毕加索的画作、当代女性主义画家的作品、比尔·汉森(Bill Henson)的摄影作品以及范·索韦林(Van Sowerine)的动画影片,并由此论述了克里斯蒂娃的理论是如何阐释艺术家和艺术品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的。通过这些关系,她探讨了克里斯蒂娃的哪些研究可以揭示出艺术在社会当中的角色与功能,她将克里斯蒂娃的思想融会贯通,并指出了其与视觉文化之间的相关性。 
作者简介
埃丝特尔·巴雷特
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传播与创意艺术学院的副教授和副院长,曾出版《作为研究的实践:探索创造性艺术》(与芭芭拉·波尔特合著,I.B. Tauris 2007年出版)。
关祎
辽宁省抚顺市人,锡伯族,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科学学院和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获民族学与生态学双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获人类学硕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任职,关注并从事西方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的翻译与推介工作,关注国内传统手工艺研究。曾在各类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译作二十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国家重点项目2项。
媒体评论
在今天,随着“互联网+”,甚至是“万物联网+”热潮的兴起,我们审视艺术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艺术、技术甚至是科技的本质与意义再次被追问和思考的同时,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们的艺术观,可以更为深刻地从“高技术”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艺术本体以及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本套丛书的推出,不是为了回顾过去的艺术或文献的补充,而是提请艺术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来的新艺术。——张夫也
目录
作为物质过程的语言
符号与象征
否定、拒斥与意义生成
实践与经验艺术、经验与革命
第二章作 为实践的阐释
欲望与语言
作为实践的阐释:经验的符号论
符号分析法与X功能
作为互动分析的阐释
实践与戏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