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儒、释、道的“圆融”。牟宗三认为这个圆成世界就是审美生活,不是两头的连接,因为它们本来就没分开,所以是最终的圆融和完满,亦即儒家所说的“成于乐”。需要补充的是,在汉语世界的美学体系里,与西方的基督教神学类似,佛、道两家的美学话语也可归入与儒家不同的神圣美学,把它们加入进去,才能构成更完整的阐释系统。
 
第三个维度就是引入人类学视野。我认为要回答“为何审美”的问题需要把“审美”回归到生活的实践层面予以考察,也就是让美学面对田野,置身于日常存在的多元结构之中。
 
姜约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设定展开的。作为四川大学审美人类学专业毕业的博士,他的论著由学位论文修订完成,成果从个案选题、实证材料到田野方法都体现了人类学的基本特征,值得赞许。还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姜约便对美学理论的“表述危机”发表过看法,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表述行为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张力的失衡”,继而导致“将表述的对象引向不同的方向”。为此,姜约提出的建议是:真正想要理解本文,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化入本文。32如今,面对这部以《审美生活:川东“巴文化圈”中人的生活实践》为题的个人专著,何尝不可视为作者对“化入本文”的身体力行?
 
值得进一步关联的是,在话题阐发及学科连接的互文意义上,姜约的著作还与先期出版的陆晓芹论著和即将面世的郭明军作品形成系列,构成了阐述本土美学的成果整体。33
 
作为一篇已刊文稿压缩改写的简短“代序”,我要尤其肯定的是姜约博士通过川东“巴人案例”的实证阐发和对乡土民众审美生活的再度开掘。在学术史的承继意义上,正如笔者《民歌与国学》等论述表达过的那样,34这样的工作堪称近代中国“眼光向下之革命”35的延续和弘扬,期待学界同人的关注认可。
 
顺着姜约论著的理路延伸,还有一个与话语相关的美学问题需要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民间话语的事实存在,不能把乡间、底层及少数民族扁平化。事实上,正是那些被以往上层文人看不起的民间精英们,他们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以及对生活的总结,才开拓了“养心”、“暖屋”、“热闹”这样的审美范畴和实践话语,并创造了(巴人)“在世乐世”的审美生活。
 
两相对比,是乡民在前,学者在后。前者才是原创意义上的本土美学家。他/她们有自己的审美话语,同样能在自己的乡土社会完成知识的循环和话语的再生产。对此,你若坚持在“下里巴人”面前搬弄康德《判断力批判》,那就真会变成各说各话,风马牛不相及了。
 
 
 
 
 
(本文刊于《文学人类学研究》总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出版。推送稿略有订正。)
 
参考文献
1、6、20、王艳:《面具之舞:白马人的神话历史与文化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2、此示意图根据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白马藏人族属问题讨论集》(1980年内部刊印)“甘肃、四川白马藏人分布图”制作。参见王艳《面具之舞:白马人的神话历史与文化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3、王万平、宗喀·漾正冈布:《白马人·沙尕帽·池哥昼——一个藏边族群的边界建构》,《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第28-35页。
4、曾维益:《白马藏族及其研究综述》,《藏学学刊》,2005年,总第2期,第118-131页。
5、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白马藏人族属问题讨论集》,1980年,内部刊印,第5页。
6、《面具之舞:白马人的神话历史与文化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7、费孝通:《关于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