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本土根基的“多元美学”做了贡献。
这样的构建是否有效、合理,还望大家批评。

姜约论述的“在世乐世”与审美生活28
 
汉语世界在近代以后不断引进西方美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在交流互动中提升本土人们的知己知彼、相互映照。但迄今为止,这样的互知与映照还有局限。为此,我们从人类学的田野案例和跨文化视野出发,讨论多元美学的理论创建,目的在于从理性思辨的角度提升乡土实践的理论价值,强调把对地方、民间及多民族文学、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提升到话语建设层面,努力创建兼容民间范畴、乡土实践、审美生活及至生命美学等多重表述的开放体系。
 
由这样的语境观照,姜约博士的论著便展现了学术的前沿特征和实证魅力。其以“审美生活”入题,考察川东“巴文化圈”乡土民众的社会实践,并以此为据检讨对“美本质”问题的近代引进和阐释。在我看来,姜约论著的突出意义就在于从多元立场出发,对美学研究的乡土开拓和话语贡献。他聚焦“审美生活”,辨析其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人生的艺术化”两种美学思潮的异同,强调“前者与后两者之间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却存在着‘审美性’与‘审美化’的根本区别”;最后通过对审美之于生活“内生性”与“外附性”的差异阐释,提出自己的总结判断,即:“审美是对生命活动的诗性表述,而‘美’则‘在生命的诗性绽放’”(姜著第五章),继而概括出“巴文化圈”乡民审美的实践特征——在世乐世。(姜著结语)
 
依我之见,美学研究关涉人类普遍存在却又彼此不同的审美践行。但长期以来,由于欧洲话语的强势影响,学界不少人习惯于以鲍姆嘉通为起点的西方美学来度量和判断各地的多元审美,于是局限和遮蔽了本土固有的地方实践及其对应话语。为此,有必要回归本土,走进田野,面对各地鲜活生动的审美实践,重新梳理彼此有别同时又有望抵达不同而和境界的表述话语,从而构建整体人类学意义上的多元美学。在这问题上,笔者结合侗族大歌的考察事例,把(以歌)“养心”视为特殊性的美学范畴,阐释对多元美学的理解。29与此类似,陆晓芹和郭明军分别关注的壮族“暖屋”与晋中汉人社区的“热闹”皆可做如是观。30在我看来,汉语与西语世界的理论映照存在缺憾。如若将视野扩展,则还应关注多元文化语境中与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相关联的其他事像。
 
简要言之,讨论多元美学的问题可分为两层。首先是反思审美,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生活实践;其次是面向田野。
 
反思审美就得要追问何谓审美、为何审美?对此可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是讨论美与哲学。这主要以西学谱系的“知、情、意”结构来做对照和回应。第二是回到汉语谱系,如儒家话语的“诗、礼、乐”,立足“乐以成人”的核心,讨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美学意义。总结从孔子的原初开创到牟宗三对康德的当代回应。
 
在我看来,汉语世界对西方美学的话语回应经历了不同阶段。先秦时期是各自表述。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的刺激,激起了以王国维为代表的话语引进,力图按悲剧、史诗等西式范畴整合乃至改写本土传统。到了牟宗三之后,则另辟途经,开启了与康德美学的话语对谈。牟宗三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三个世界”学说,亦即命体世界、道德世界和美学世界。命体世界相当于知,道德世界关涉伦理和善,第三个世界则指向审美和美学。牟宗三对“美学世界”做了汉语式的表述,叫“圆成世界”。31其中显然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