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为中心来展开的,这种成长的经历是相对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使其具有叙事性和故事性,也有了可读性,其实人类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位讲故事的人。这个故事就是一位年轻人在国外留学时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一部分基本是由朱阳口述的,从他在国内读书,到英国留学,从读语言班,到读高中、读大学,这样的经历,是一些还未出国,或正在打算出国读书的人想知道的。
 
但他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不想把叙述限于生活的细节,所以主要讲的是在英国受教育和在中国受教育的不同理念,包括对学习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学习制度、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位身居异国的年轻学生面对庞大的西方艺术和知识的体系,如何建构自己的艺术观、世界观,如何确定自己的文化立场。在这样的过程中, 他心里一直很矛盾,很困惑,所以,他一直在苦苦求索,苦苦思考, 这种求索和思考代表了这一代人在全球文化中的新境遇。这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思考的,他让我们看到新的一代具有全球性的“后人类”正在成长,朱阳属于最早长成的那一批人,可以给后来成长的“90 后”“00 后”的人有一定的借鉴。
 
在这本书中,我作为母亲在场也不在场。所谓的在场就是他走的每一步我都在关心,都在试图帮助他、支持他、了解他;所谓的不在场,就是他一岁半开始我就走向了第二次求学的道路,不断地进修,读学位,读了硕士、博士,然后是博士后,还去海外访学, 去西部做田野调查。他的童年时期几乎是跟着我父母一起长大的, 后来虽然来北京跟我一起进了北大附小,后来他又自己考上了北大附中,但不久,他去了英国,然后在那里读了8 年书,才回到北京, 在这样的阶段许多时间都是与我分离的。说是在场,那是因为他的每一次学习转折,每一次的升学,每一次面临重大决策时我都在场, 而且他的作业和论文的写作也总是与我商量,尽管当时我不在英国, 我们还是经常打电话。而且他也经常参与我的工作,我在西部做研究的几次大的考察他都参与了,帮我出力做义工,但同时也参加我们的学术讨论。虽然当时因为他还是学生,没有过多的发表意见, 但他还是在其中学习和观察到了许多的东西,并用在了他的艺术创作和平日的思考中。
 
而且他的每一次考学我都在伦敦陪他,试图与他共渡难关,后来我发现,在国外,我们这些父母基本不起作用,因为我们不熟悉情况,那里的任何考试父母都无法帮忙,只能靠孩子本人。我们过去只能是帮他壮胆而已,其实成熟的孩子并不用我们壮胆,所以在他读书时我去了三次,有两次都在那里边陪读边学英语。

在大学校门口(2008年)
 
谁在成长
 
这本书的名字叫《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艺术”和“成长”是其中的关键词,所谓“艺术”这个关键词是因为朱阳是学习艺术的,而这本书通篇都在讲述的是他在英国读书期间是如何认识及理解艺术的,而且我们家是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艺术家,而我是研究艺术的人类学家。至于“成长”这个词,大家可以理解成朱阳在成长,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我在成长,还可以理解成是我和朱阳在共同成长。
 
理解成朱阳在成长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本书主要是围绕朱阳从记事开始到他大学毕业的这段经历在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如何从一位不谙世事的天真儿童,经历了与父母分离,从外省的一个中小城市来到北京与母亲共同生活,不久又被送到英国,在那里学语言、读高中和大学,在这期间先是利用假期跟着母亲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做考察,后来又自己独自骑车上青藏, 上川藏,还游历西北地区,一路求索、一路骑行、一路思考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
 
而我作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