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存量。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在乡土社会中,信任、规范和网络可能主要基于血缘与地缘,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主要还是基于血缘的亲属关系。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作为一切商业关系之基础的‘信赖’(vertrauen),在中国总是奠基于纯粹(家族或拟家族的)个人关系上”。在乡土社会中,虽然普遍重视血缘与地缘关系,但实质上很多地方家族之内、姻亲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矛盾与冲突,因而,适宜发展“在地同业”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不普遍。
 
  如果说,人的因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比如官营作坊,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征调手艺人实现手工艺的聚集发展,那么,原材料产地以及基于风土人情而形成的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却具有突出的“在地性”,很难迁徙。可以说,这种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恰恰是造就手工艺“在地同业”现象的关系基础,能为手工艺在乡村的聚集发展提供低成本、高信任、强渗透的组织优势。事实上,“在外同业”的手艺人格外珍视乡土社会关系网络。例如,处在“打金业 ”中心的福建孙村,每逢重大节庆,如春节、清明、中秋,以及自家或者亲缘关系圈家庭的婚丧嫁娶、寿庆满月,人们总是不惜时间及花费,不远千百里返乡或设宴或赴宴或二者兼有,吴重庆认为,这种貌似非理性的人情消费,实为一种通过维护乡土社会关系网络积聚社会资本的生产性开支。总而言之,由于乡村能够提供充足的生产资料与人力资源,以及较强的人际信任关系与较低的组织成本,除了官营作坊,传统手工艺的聚集发展往往离不开“乡土空间”,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同业”实质上就是特殊的乡土资源与特定的乡土关系联结、再生的产物。
 
  二、“在地”与“在外”:手工艺同乡同业历史现象的互动发展模式
 
  传统手工艺的“在地同业”意味着其具有突出的“在地性”。所谓“在地性”,也就是说它不是外来的,而是内生的,它根植于“乡土空间”,依赖乡土社会的自然环境,遵从乡土社会逻辑,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这似乎在指涉一种封闭性,其实不然。在乡土社会中,社会空间本身并非如人们想象中那样封闭、隔离。刘永华指出,15世纪中叶以来,越来越多的乡民或为了商业利润,或为了养家糊口,纷纷离开熟悉的故土,远走他乡,一些外出做小买卖的乡民,活动半径居然达到两百多华里。诸多案例表明,传统手工艺在乡村聚集发展并非仅仅是地方的,还蕴含着“外向”的动力,呈现为“在地”与“在外”的互动性。下面将以福建连城四堡雕版印刷为个案详细讨论这种互动发展模式。
 
  据《范阳邹氏族谱》所言,四堡雕版印刷业始于清代初期,康熙年间蓬勃兴起,仅邹氏就创办大书坊十多家,这些书坊基本上都是家族经营,已然呈现“在地同业”现象。“在清代乾隆、嘉庆时期,坊刻盛极,印坊栉次鳞比,印版汗牛充栋,从事雕版印书的男女老少不下1200 人,约占当时人口的 60%”。可谓“家家有藏版,人人会刻书”。四堡雕版印刷业“在地同业”的规模何以达到这么大呢?很显然,地方的需求是无法拉动这么大的生产规模的。其关键在于,四堡雕版印刷业并非仅仅供应地方市场,事实上,他们不断开拓周边市场,乃至全国市场,不仅在乡村以“行商”的方式建立销售网络,还在城市设立书铺。诚如清代杨澜在《临汀汇考》中所言:“城市有店,乡以肩担”。谢江飞认为,四堡有三种主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