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寺宗教文化广泛的影响力,清初以来各藏区的唐卡画师多有在拉卜楞寺工作的情况,使甘南唐卡的画风受到了多地域、多流派画风的影响。希热布画师口述甘南的老画师们有一个说法,说热贡唐卡艺术一开始也是从拉卜楞寺传过去的。也就是三百多年前第一世嘉木样活佛的时候,请了拉萨的和其它藏区的唐卡大师们在这里参加修建拉卜楞寺,那个时候各个流派的唐卡传承的比较好,然后就传承到青海黄南那边了,但是热贡那边不是很赞同这种说法。后来甘南这边的传承几乎都断了,拉卜楞寺一带都没有了画师了。文革的时候这些传统几乎都没有了,有些群众需要画唐卡的话,还是请热贡一带的唐卡画家到拉卜楞寺这边画。我记得拉卜楞寺的大经堂还着了一次火,修复的时候也是请的热贡年都乎寺那边的画师画的。贡去乎加措画师口述拉卜楞本地的唐卡是从嘎玛派、勉唐派、钦则派这些画派的基础上发展成的,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地方全都被我们吸收融入我们的唐卡中。从风格这方面来讲,拉卜楞唐卡和青海热贡的唐卡有一定区别,主要是更注重佛像本身的描绘,注重表现佛像的比例、度量,凹凸感和立体感,而不太注重周边的环境和配景以及线条的装饰。这是当下拉卜楞唐卡最突出、最重要的特点。二、工具与材料(一)画框(རྒྱང་སྒྲོམ།)传统的唐卡画框使用甘南地产的柏树等木材,取较直的树棍开榫制成方形画框。近年则多用机器加工的方形木框,质量和平面度比传统木框更好,亦有不少画师根据当代热贡唐卡画师的创新,改用机器加工的金属画框。(二)画布(རས་གཞི།):通常使用纹理均匀,无疵点的纯棉布,当代甘南画师使用的纯棉布多自兰州市的布料市场采购,采购时通常已经按照尺寸要求裁好并锁边。旧时的唐卡多使用粗糙的土布,受幅宽限制,大幅唐卡常用多块棉布缝制而成,画面有拼接痕迹。(三)画布底料(དཀར་རག)传统的甘南唐卡画布使用石粉加胶调制成画布底料使用,石粉取自当地产的药石,按藏族的色彩理论颜色分为红色、白色、中间色三类,并对应为白色—男性、红色—女性、灰色—中性。此种矿石亦常放置在藏族人家的水缸中,据说具有药性,对胃病有治疗作用。使用时用火烧制磨碎成粉状,加胶调制成底料。当地的藏族画师认为红色的药石最适合调制底料。(四)画布制作工序用细绳依次将棉布各边穿孔并绷紧在外框上,据老画师讲,从前画布的每条边缘还要先卷进竹棍再用绳依次穿孔绷紧,以求每边的拉力均匀,画布纹理垂直,但是现在的棉布质量较佳,故此法现已废弃不用。画布绷紧后用药石粉加入隔水炖制的木胶调制底料,滤去杂质。然后将底料倒在画布两面,先用手涂匀,然后用卵石粗磨一遍,晾干后用碗底精细打磨数遍即成。近些年的画师则常用石膏粉代替药石,一些画师也在白色石膏粉底料中加入一些色粉使底色柔和。(五)木炭条(སོལ་པིར།)木炭常作为唐卡绘画的起稿和素描工具使用,通常用柳木、桦木等木材烧制,方法是在锅中放上土,然后将切割好的树枝分层摆放,每层树枝的垂直交叉成网格状排列,每放置一层树枝铺一层土,盖上锅盖闷烧一天左右即成。一般来说,画底稿用的炭笔都是画师自己烧制的,最近也有画师发现用一次性的木质筷子烧制出来的炭笔也很好用,更多的画师则直接用马利画材出品的绘画木炭条作画。(六)颜料(ཚོན།)唐卡颜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唐卡的色彩表现和保存年限,故备受职业画师重视,每位画师的采购和用色习惯并不相同。根据老画师们的叙述,夏河本地并不出产高质量的矿石颜料,旧时绘制一般的唐卡经常就地取材,而高质量矿石颜料并无确定的产地和统一的色彩,主要从青海热贡,西藏拉萨或尼泊尔等地采购,其中采自金矿附近的蓝绿色矿石(氧化铜矿石)最为昂贵,近年的价格仍旧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