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解决,国家和帝国只是在本国内拥有主权,并不能独自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1]406。因此,需要具有不同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各国团结在一起,共同解决这些人类共同性的大问题。费先生不仅关心这一问题,还非常关心中国是否能顺利融入到世界的国际大家庭中,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他晚年提出了“文化自觉”的学术思想,希望中国人能回到自己的历史文化中,去寻找中国古代社会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智慧贡献给世界,与世界不同的民族共同建构一个新的共存共荣地美好的时代。他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十六字箴言,希望以此来促进世界不同国家的相互理解,相互欣赏,为人类能够共存共荣的生活在地球上而提出方案。
当下,我们正面临世界的各种纷争,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乡村人口的疏离,各民族团结需要进一步加强等国际、国内问题时,我们越加感觉到费孝通先生的学术思考变得日益重要。阅读费先生的著作,不仅能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脉络,也能让我们展望未来,且非常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文化的价值。严谨的治学方法和学贯中西的修养,使他能成为中国当代最有思想、最熟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重量级学者。可以说,无论哪一个学科,只要想了解近现代的中国社会,必须要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思想,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他的著作是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的必读书目。
当今中国,需要有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发展,更需要有理论资源导出的种种思考,来应对在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文化问题,包括如何解决人与人相处,人与社会相处,还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相处的问题。未来不一定是一个讲究效益的时代,而是讲究意义和价值的时代,哪一个国家的理论思考能够走在前面,能率先提出系列的符合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哪一个国家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胜出。费先生的思考都是与此相关的,如启迪我们认识当今所面临的挑战,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瞭望人类迈向未来的道路。要理解他思想的价值所在,先要了解他的学术起点、教育背景及知识结构。
 
一、学术的起步与背景
 
 
费先生1910年出生于江苏吴江的一个乡绅家庭。他界定自己是士绅阶级,新学熏陶出来的知识分子。当时,中国人大多数还在接受旧式的私塾教育,但费先生从未上过私塾,是从他母亲最早开办的幼儿园里出来的,当时叫做“蒙养院”,它是中国最早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幼儿教育的模式,学唱歌,学脚踏风琴,在那时候是很新鲜的[2]113。这是费先生一生的出发点。他曾说,童年的教育很重要,它决定了我的一生,也可以说,一个人是从家庭中开始成长起来的,家庭是人一生成长的出发点[2]115。
费先生说:“从那里开始,我按照当时的教育制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到同西方接触,到了英国,于1938年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告一段落,这是我一生中受教育的时期”[3]。从其童年的经历可以看到,从19世纪末开始,由于西方文化的不断的扩张,导致了中国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自守的文化,而是在西方化的影响下重新发展出来的文化。
而且费先生受过非常良好的英文教育,他18岁时进入东吴大学医学专业学习,两年之后,他放弃了这个专业,在“一种为医治社会疾病与不公的更伟大目标”的感召之下,他转向了社会学,认为这个专业比医学对于中国更有用。离开东吴大学后他考入燕京大学学习社会学,三年后又考入清华大学人类学系学习人类学。
费先生一生常铭记的老师有五位,第一位是吴文藻,他是费先生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引路人。吴文藻认为,社会学要中国化,最主要的是要研究中国国情,即通过调查中国各地区的村社和城市的状况,提出改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参考意见。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