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中荣获工作坊类一等奖,设计制作的满族剪纸衍生品已经投向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满族民间工艺的文化资源优势完全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不但能够促进民间传统工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能够助力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振兴。
(三)品类相对单一,市场发展空间有限
民间工艺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时代的进步影响着民间艺术的流传。而满族民间刺绣和满族剪纸的历史环境正发生着改变。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网络文化日益兴盛,民众对于这种耗时较长才能制成的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耐心。首先,老百姓对刺绣制品的兴趣开始下降,现代多种多样的装饰品、日常用品逐渐取代了传统刺绣制品,满族民间刺绣逐渐淡出大多数老百姓的视野,其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制约。其次,满族剪纸作品品类比较单一,剪纸作品虽然具有深刻的内涵寓意,“在当今社会,老百姓对‘剪纸’的市场需求更多是在逢年过节时装饰屋舍使用”,[2]从目前来看,其实用性不强,与老百姓生活脱节,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跟紧时代发展步伐,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最后,老百姓群体中真正了解满族文化和满族民间工艺以及关注满族工艺发展和传承的人少之又少,满族民间工艺被大众接受的范围狭小,这与信息时代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满族民间刺绣和满族剪纸的发展难免滞后,其传承和保护也难免受到一定的阻力。
(四)机器化生产泛滥,缺乏艺术活力
“现代工业的大发展,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的同时,也同样对其原生态文化予以冲击。”[3]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工艺逐渐被机器生产代替,机器化生产的刺绣、剪纸作品正在快速取代传统手工制品,机器化制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商人的需求,廉价的工艺品大批量生产,使得传统工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作品没有情感,这无疑是对满族民间工艺的一大威胁。此外,从满族剪纸造型来看,其作品内容延续萨满文化,多表现原始宗教崇拜,拘泥于过去既定的传统造型观念,而满族民间刺绣中的大多数纹样亦是较多采用传统的吉祥纹样为主,很难满足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又因手工艺人的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创作出的满族刺绣作品、剪纸作品缺乏艺术活力,对年轻人群缺少吸引力,限制了满族民间工艺的发展。
三、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面对满族民间工艺传承与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应及时制定相应的策略,增强满族民间工艺的竞争力,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辽西段满族工艺的发展。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大对满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力度
“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数字化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无限空间。”[4]满族民间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而数字化技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型技术,应利用这一技术,做好满族民间工艺的保护工作。由于传承方式的限制,满族民间工艺在传承的过程中,技法、作品纹样等难免出现遗漏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首先应建立满族民间刺绣和满族剪纸数据库,包括传承人档案、传承谱系、技艺技法、纹样图谱、优秀作品、作品信息等,形成系统的文字资料和完整的制作流程并进行储存,提升保护意识;其次应建立相关数字化网站,将部分资料上传网络,方便群众随时浏览,为群众全面了解满族民间工艺提供便捷的渠道,同样也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民间工艺。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满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而言,也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共享满族民间刺绣和满族剪纸数据库信息,为艺术设计、艺术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提供便利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