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o;五音戏发展脉络展室”“体验展室”“传承人风采展室”和“文旅融合展室”四个展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游客能够在散点观赏与焦点玩味间获得对章丘五音戏的整体认识与实践体验,之于五音戏的传播具有重要推广意义。程序性获取之于馆藏式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操作步骤主要体现在对可追溯俗谣俚曲的片段化复制与重复性“阅读”。唱本、唱片、磁带、CD、网络、相关著述是目前所见最主要的贮存环境。以始建于明末,1958年公私合营时并入新华书店的北京“二酉堂”为例,该书肆经常辑刊出版小唱本,在民间反向极大。其间众多唱本均收录了《探清水河》这一俗谣俚曲,虽无声响,也未得到持续传唱,却为其再生发展与客体研究提供了诸多地可能。馆藏式生态系统中相关著述的认知不能单纯停留在已经刊布发表的书目、文章,更应从民间热心曲艺、戏曲发展的文人、操持者手中获取一手的资料。他们通过数十年的实践与观测能够较为准确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记录艺术门类在不同境况内的起伏与变化。2018年笔者带领团队在济南市垛石镇于良民村进行“迷戏”田野考察时,认识了“迷戏”票友、退休教师、摄影爱好者刘子平,其父亲便是“迷戏”艺人。在父辈的耳濡目染之下,刘子平在很小的时候就关注“迷戏”的发展,更是通过数十年的文本、影像、录音记录保存了大量珍贵的“迷戏”资料,也正是在这些资料的支撑下笔者作为主持人成功申报了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济南垛石“迷戏”考》(J18RZ020)、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应用研究项目《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图解济南 “迷戏”》(2018-SKZC-12)。这些课题的推进研究与相关文章的陆续发表同样能够扩充馆藏式生态系统中相关著述的规模与体量,进而成为后续研究的基石。    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客体的多元化、审美理念的快餐化,俗谣俚曲的演绎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老济南为例,其与北京、天津被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更是被冠之于“曲山艺海”的名头,但如今的曲艺发展的环境却并不乐观,张玛睿《芙蓉馆李涛:从千万富翁变负债者,只为传承老济南曲艺文化》中的描述可见一斑,“芙蓉馆”是济南曲水亭百花洲一处专司曲艺表演的场所,但“没有观众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一两个观众来听是常态,有许多观众实属不易,这是芙蓉馆里的演员都接受了的事实。”“接受”二字的背后是演员对曲艺生存现状的妥协与无奈,正如文中李涛举的例子“中国单口相声大师张存珠在表演时,现场仅有的两名观众中途离场了,但张存珠并没有停止演出……说完了整个故事,最后为他鼓掌的人是芙蓉馆内的其他演员。”这是中国曲艺发展的一处缩影,单纯以“高潮浪谷论”敷衍是难以得到大众认可的,而且从上一段引文可以看出,这种“不景气”不单纯来自于观察者的口吻,更是得到从业者的无奈认同。但《光明网》转引《北京商报》的一则报道却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考: “……一首由张云雷演唱的改编版本《探清水河》走红网络许久。目前,该歌曲在网易云音乐上评论数已经达到9465条,相关视频播放量也达到了16.8万次。”《探清水河》悄然而红的背后究竟是“高潮浪谷论”的直观体现,还是演唱者的个人魅力使然?究竟是大众审美趣味的调整,还是审美高压态势下的夫唱妇随?究竟是小剧场的复兴,还是短视频APP的助推?对如上各类问题的合理解答都离不开对俗谣俚曲跨界传播形态与意义的靶向关注。俗谣俚曲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