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人,似乎可以保证其活态传承,但却无助于确保其生命力。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尤其在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领域,国家力量的介入可能破坏市场的平等竞争规则,基于市场需求的内生创造力反而被遏制了。有识之士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生产性保护”观念,确认了市场本身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的重要意义——市场需求是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血液,一旦失血,国家力量的输血至多能维持其“活态”,却不可能让其焕发生命力。高小康认为,“生产性保护”观念不过是再度认可了非遗的商业化,并没什么新内容,其实不然,“生产性保护”观念不仅认可了非遗的产品化、商业化,还暗含了对非遗能够自力更生的期望,即基于市场需求实现“自力保护”,这其实已经触及了非遗保护的核心问题。那么,究竟如何基于市场需求实现“自力保护”呢?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能够与时俱变,不断创新。事实上,诸如扬州玉雕、宜兴紫砂壶制作、苏绣等无需“他力保护”的非遗,无不一直在求新、求变。就拿苏绣来说,一方面,它不仅使用了机器绣,而且机器绣作花样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手工绣技艺也在不断创新,在平针绣、乱针绣基础上,发展出了融针绣,新近邹英姿等苏绣大师又创造出了善于表现油画效果的“滴滴绣”。诸多曾是日常生活用品的手工艺类非遗,也并非必然随着社会生活变迁而消失,如竹编、柳编、木雕、纸扎等,通过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仍然能够继续保持青春活力。如四川渠县的“刘氏竹编”,传承人刘江大胆地将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元素相结合,推出的竹编新品系列设计新颖别致,既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又不失传统竹编的文化韵味,市场认可度非常高,“刘氏竹编”现在不仅有技术人员近百人,产品远销 30 余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 500 万元左右,此外还吸引了当地 500 多家农户加盟。
创新后的手工艺还是非遗吗?不管是政府、社会,还是学界,都有这个疑问。一来手工艺类非遗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只是有些变化较小,手工艺人也很少标榜“创新”,所以人们就误以为传统手工艺都是“向来如此”。我们能够接受历史过程中手工艺的不断变化,当然理应认可当代的传统手工艺也仍然处于历史的流变过程中,所谓“创新”不过是历史流变的自我意识而已。二是作为非遗的传统手工艺,其创新应该有一定的原则与限度,这是下文所要着力探讨的问题。
 
二、行业竞争:手工艺人的创新动力
如果问一问手工艺人,他为什么要一直做成这个样式,而不换个花样,他一般会说,老辈就这么做的。人们由此会得出一个结论,手工艺人是“传承”者,而不是创新者。古今中外,但凡论及手工艺人时,都会强调手工艺人不具有创新性。如《考工记》说,“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殊不知创物者大多是百工中的能者,只不过他们从不以此自矜,文化精英就宣称创物者是纯粹从事脑力劳动的“智者”。柳宗悦在惊叹“杂器之美”时说,制作杂器的手工艺人“只是继承了祖传的手法,不停地毫无困惑地制作”,“杂器之美是无心之美”。其实,这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如果柳宗悦真的走到这些手工艺人中去,与手工艺人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他一定会发现,这些手工艺人绝非是“无心”的,尤其是那些能工巧匠,之所以“手巧”,恰恰是因为其“心灵”,他们大多爱琢磨,善于创新。其实,日本手工艺人一直很重视创新,他们有一个观念叫“守破离”,意思是说,“一开始忠实于‘守护’师傅传授的形式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