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东 武洪滨 罗士泂: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艺术家的身份建构与认同
2020/6/18 11:29:05

艺术家的身份建构与认同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Artists
Zhao Xudong, Wu Hongbin and Luo Shijiong
 
 
摘要:艺术家身份认同不仅存在一种内在的自我认同,同时还存在一种社会层面影响之下的外在身份认同。无论是自我认同还是外在身份认同的建构都是在由艺术家所处的体制、市场等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的“艺术场域”中进行,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便是艺术的界定变成艺术家的界定。
关键词:艺术家;身份认同;身份建构;艺术人类学;艺术评论
Abstract: the identity of an artist involves not only self-identity but also an external identity under social influences. But both self-identity and external identity are constructed in a complex “art field” composed of various elements like the system and the market the artist is within. During this process, an alarming phenomenon is that the definition of art is turning into the definition of artists. 
Keywords: artist; identity, identity construction; art anthropology; art criticism
 
一、艺术家的身份认同
 
    赵旭东(以下简称赵):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艺术家认同这一主题的对话。此次对谈缘起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博士的倡议,该问题最初的关怀是起源于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主动去追求各种证书,并要求加入各种协会这样一个社会现象。大体就是这样一个角度:一是你作为艺术评论家是否熟悉这些现象?二是这些现象对艺术而言有什么意义,即从艺术的角度看它的意义所在。
    武洪滨(以下简称武):这是一个社会热点,争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议题。您从人类学关于文化转型的视角切入,我就艺术史及艺术学的角度来补充。
    赵:可以。这里有几个点可以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今天的艺术家的认同取向是社会取向还是个人取向?原来的艺术家更为强调“出淤泥而不染”,强调自己的独特性;现在则可能更为入世地去接受一些称号,接受团体和协会的认同。同时在实际的社会层面,这些称号是不是跟他的声望、利益以及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国家层面是不是会认同这些称号?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个称号他是不是就进不到这个体系中来?
    武: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艺术家的身份认同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一个微妙的转变,到今天是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如果从艺术史的逻辑角度来谈,它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但是到了中国又有中国的问题,结合中国的现实语境又产生了自身独特的现象。比如说,今天谈艺术家的认同可能跟权力、社会分层、市场都有一些关系,艺术本体以外的事物对它产生巨大影响。这种现象在艺术学上可以称之为社会学转向,从上世纪中叶以来诸多的相关理论纷至沓来。
    赵:这里所说的艺术史是指1949年以来的艺术史吗?
    武:艺术史的划分应该更宏观点,历史的划分也许并非一个清晰的时间节点,其自身的演变逻辑具有模糊性。比如说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演变过程。其实中国在演变过程中,只不过是其中存在的一个特别现象。以1949年为节点的划分可能太“中国”了,比如谈论到制度化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在西方比较流行,比如从丹托与乔治∙迪基谈的“艺术界”问题到布迪厄谈的“艺术场域”问题,其实在一定程度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他们都在谈论社会层面对艺术家的命名,也即对艺术家身份认同的外力作用问题。在这样一个大的洪流里,今天谈中国艺术家的身份认同也是在这样一个脉络里。只不过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它转型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矛盾问题,导致了艺术家在身份认同问题上呈现出一些中国特色。纯粹的艺术本体规律(或内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