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教科文组织内部出现了与传统的欧洲式思考不同的新思想。而且在谈到欧洲式的思考时,欧洲学者日本无形文化财制度的研究一直有着较高的关注度。特别是,日本媒体广泛报道,大众也非常熟知的“人间国宝”,欧美学界也非常关注究竟什么是“人间国宝”。
王:当时参与公约制定的学者都来自哪些国家?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在讨论公约的时候是不是有一些博弈呢?
荻野:我认为当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为什么没有呢?其原因在于联合国关于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的条约是以欧美为中心的,可是,比如说像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文化遗产,但是也有很多地区,比如说非洲基本上没有文化遗产。所以当时大家都认为仅依靠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来保存文化遗产的想法已经落伍了。这种意识进入21世纪后越发高涨起来。联合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与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就是无形文化财保护还是存在不同的。
方: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哪里呢?
荻野:首先是联合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中,关于如何选定文化遗产的过程是非常不透明的。比如说我觉得最奇怪的就是像和食(日本料理),法国料理之类的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在我的理解看来,文化是多样性的,法国菜好,日本菜也好。
荻野:具体说哪里奇怪的话,在日本只有在某个领域拥有特定技能的人才能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但是联合国使用的是范畴这样一个概念,比如说和食,并不是认定某一个厨师,而是把大家放在同一个范畴内来认定。
二、中日“非遗”保护的实践、理论与经验
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一,所面临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别。有的国家是依靠政府主导来推进保护,有的国家主要依靠民间力量。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依靠国家力量来推动的,政府在其中是有担当的,在保护过程中也积极地向其他国家学习与开展合作,比如生态博物馆的引入与建设,以及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下面我们从中日“非遗”保护的实践、理论与经验方面开话题的讨论。
方:据我所知,欧洲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了生态博物馆概念。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以前纯粹的文物保护是不一样的。文物保护就是把物质的东西放在博物馆里,生态博物馆就是让物质的文化遗产仍然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下使用它。所以,我想这样的概念其实与日本的无形文化财有点像。等于它是把无形的文化和有形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所以我想当时大家为什么意见一致,其实也跟欧洲当时发展出这样的观念有关系。
荻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确实在七八十年代的欧洲,特别是法国和英国很流行。当时,对日本无形文化财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在法国时所调查过的一个事例就是,当时人们想要重现古代制铁的方法,但是当人们在进行这项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不懂古代制铁窑炉的使用方法,因为已经没有人在使用了。这个问题被当时偶然来到法国的一个摩纳哥工匠解决了。当人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关注这些古老的物品,也就是在开展生态博物馆概念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方:我曾经在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做过研究,这个生态博物馆是中国的博物馆专家和挪威的博物馆专家一起合作建成的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也是亚洲的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建成于1995年。我的研究是从2005年,也就是在这个生态博物馆建成10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开始去做研究的。所以,我希望通过研究可以看得到,生态博物馆通过10年的建立,它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它以前所预期的目标?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欧洲和日本的概念略有区别。日本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更注重技术。但欧洲的生态博物馆概念是一个更为整体的概念,不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