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 【日】荻野昌弘 王永健: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对话
2020/6/5 8:04:26

非遗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对话
An International Trialogu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Fang Lili, Masahiro Ogino [Japan] and Wang Yongjian
摘要:日本是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的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最初的起草、制定和释义的角度出发,对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的由来、人间国宝的认定、中日非遗保护的实践与经验,以及非遗保护对于乡村生活空间的复活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日本;经验
Abstract:Japan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starte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arlier in the world and has accumulated more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itial drafting, formu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ESCO 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origin of Japan's "intangible cultural property" protecti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National Treasure, 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protection explores issues such as the resurrection of rural living space.
key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 Japan; Experience
一、国际非遗保护公约的认知与解读
方李莉(以下简称方):非常欢迎荻野昌弘教授到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来和我们一起做研究。尤其是到景德镇来和我们一起做田野。因为荻野先生曾经参与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起草。所以我们很高兴,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常的热。政府非常的重视,学者们也非常重视。但怎么去理解,又如何去做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现在在中国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看法。我们到景德镇来做研究,事实上也想通过研究景德镇这样一个传统陶瓷手工艺城市的案例来理解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去保护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如何去传承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在这个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又怎么去创造自己的新的民族文化?我觉得日本和中国有很多的情况都非常相似,都曾经因为要进入工业化而抛弃过自己的传统文化,然后,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又返回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所以我很想知道日本人是如何思考这一问题的?中国也曾经否定过自己的传统,觉得一切向西方学习,但是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一个概念提出来之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西方的先进的在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同样也需要悠久的东方式的文化的存在。据我所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最早是从日本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中演化过来的。所以我觉得日本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考方面比中国更早,也许考虑得更深刻,遇到的各种问题会更早。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时,是日本人在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所以这一公约的形成最早是日本人所推动的,荻野先生曾参与了这一公约的制定。我们希望荻野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形成过程,以及日本人是怎么认识这个问题的。
荻野昌弘(以下简称荻野):首先,无形文化财的概念出现在1950年《文化财保护法》,与文化遗产保存相关的全体性法律,不是指单纯的无形文化遗产,也包括有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