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健:三江侗画: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
2020/4/25 10:38:38

作者简介: 王永健,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关西学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
三江侗画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民间艺术瑰宝,主要集中在独峒乡,传承区域遍及该县的同乐、八江、林溪、古宜、斗江、良口、梅林等乡镇。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民间绘画形式,是由三江侗民借鉴本地风雨桥、鼓楼的民间彩绘技法,以及侗绣、侗族织锦、剪纸等姊妹艺术符号,农闲时利用锅墨、蓝靛等植物染料做颜料,将侗族的日常生活、仪式节庆、生产劳作等场景画在侗布、纸张或墙壁上,妆点生活,增加收入。2012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当代发展中,三江侗画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市场销售惨淡等一系列危机,发展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如何通过系统的学术研究挖掘三江侗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使这项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能够转化为可以被多方利用的人文资源,融入当代日常生活,实现文化符号、价值的再利用,皆是关系到三江侗画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两个问题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本文试图对此展开讨论。
扎实的学术研究是决定着三江侗画未来发展是否能够走得更远的重要命题,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将三江侗画纳入侗学研究的范畴,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侗族文化博大精深,侗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主要围绕着民族识别而展开。20世纪80年代步入侗学研究的辉煌时期,对于侗族的历史与文化,神话与传说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涌现出了像《侗族简史》、《侗族简志》等一系列研究著述。新世纪以来,侗学研究不断拓展自身的研究视域和范畴,在区域侗族研究上涌现出了一批个案,注重田野调查的深度与广度,学术质量颇高。长期以来,学界对三江侗画的关注度不够,鲜有研究性的著述问世。笔者从读秀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三江侗画”和“三江农民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7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2篇,杂志刊登17篇,报纸刊登8篇,没有发现专门的研究著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可知,多为介绍性和报道性文章,缺乏系统的、具有深度理论分析的研究著述。
三江侗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较高的文化价值,侗画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仪式信仰、符号表征、艺术功能、内容表达,以及画师创作过程和侗画背后的意义世界等问题,均需要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度的理论阐发。通过学术研究揭示这些问题,可以使侗画画师在下一步的创作中突破既有的范式,即只是以生活劳动场景和节日欢庆场面为主的画面格局。会将关于侗族历史文化、民族迁徙、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等内容纳入到侗画的创作视野,如此一来会使侗画画面更有看点和文化品味,也会提升侗画的市场销售。为什么可以下如此一个判断呢?笔者在独峒乡调研期间,通过对几家画店的采访,均询问了同一个问题,即什么题材的侗画比较好卖?他们的回答较为相似,即前些年生活和节庆场景的作品会比较好卖,而近几年关于侗族历史文化和祭祀仪式场景的作品会比较好卖。最早侗画的创作是画在侗布上,而今天都改成了画在纸本上,承载材料的变化也让侗画的文化价值发生了变化。而有些顾客对材料介质是有要求的,喜欢画在侗布上的侗画。如一起参加调研的苏旅老师,发现画师杨共国的画店里挂着一幅画在侗布上的侗画,当即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他认为这才是正宗的侗画。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精神生活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艺术与文化产业属于精神生活消费的范畴,是高情感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期,费孝通先生富于前瞻性的眼光便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在,他发现除了经济发展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文化发展,这就是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他说:文化会发生向‘艺术的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