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族群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相互关系的感受与概括,人们循此能超越时空,实现今人与古人的对话。那么,究竟什么是“象征”的定义呢?刘锡诚先生作了如下的概括:“象征是以外在的感性事物的形象,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他还指出,象征不是哪一个人的创造和发明,而是在众多的人们心灵中显现出来、经过漫长时间积淀而成的一种集体表象,其首要特点是暗喻和暗示。⑧
 
刘锡诚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分10章展开对象征的研讨,即第一章“什么是文化象征”,第二章“失落了的意象”,第三章“动物的人文角色意义”,第四章“社――通古达今”,第五章“萨满文化象征”,第六章“傩:除旧德立新德”,第七章“锺馗信仰与传说”,第八章“神秘数字与天人合一”,第九章“颜色崇尚与文化模式”,第十章“且看村翁壁上图”。在上述10章中除了集中进行了象征理论的研讨,更多是对象征的类型及其主要的象征物展开了实证研究,诸如石头、葫芦、鸟、树、九尾狐、鼠、狗、猪、鸡、社、萨满、傩、钟馗、数字、颜色、年画等,以揭示其中的抽象的、普遍的意义。可以说,刘先生的这部著作完成了他所希冀的使命。
德国学者汉斯•比德曼说过这样一句话:“讨论象征通常是一种仁慈的行为,意在帮助人们享受古老的精神财富并使这些遗宝得以枯木逢春。”⑨刘锡诚先生对象征的研讨正是一种“仁慈的行为”,其目的是把中国文化的象征学或符号学这门学科建立起来。我们可以说,由于刘锡诚先生的理论阐发和实证探索,以及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正一步步地接近了这一学科建设的目标。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民俗学理论家和探索者,刘锡诚先生的研究工作正如日中天,我们祝愿这只学界的“三足乌”,在奔向光明的征途中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注释:① 见锺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2-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② 见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第16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③ 见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建设刍议》文,载《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学》第113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④ 参见刘锡诚《关于当前民间文艺的几点思考》文,载《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⑤ 参见刘锡诚《民俗与国情备忘录》一文,载《报告文学》2002年第9期。⑥ 见《书与人》1999年第6期,第84页。⑦ 黑格尔:《美学》第2卷第9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⑧ 参见刘锡诚:《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第8页,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⑨ 见汉斯•比德曼:《世界文化象征辞典•前言》,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简介] 陶思炎(1947-),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邮编:210096。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