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炎:刘锡诚——民俗学理论家与探索者
2019/12/4 13:04:31

[摘要] 刘锡诚先生从事民间文艺学和民俗学研究凡40余年,作为理论家和探索者,近年在原始艺术和文化模式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其《中国原始艺术》和《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等著作在理论探索、实证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刘锡诚;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原始艺术;文化模式
刘锡诚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自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的理论界和学术界,虽多年担任《文艺报》、《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等杂志的主任或主编,并曾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俗文学学会等学术团体任领导职务,但敏于探索,勤于笔耕,中年过后更见真知灼见迭出,不绝才思泉涌。
 
刘锡诚先生的学术研究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原始艺术、文化模式等领域最具前瞻性和示范性。从1958年编译出版《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选》到2002年出版学术专著《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刘锡诚先生一方面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间文艺学,另一方面,在方法论上强调整体研究和实证研究,并身体力行,不断在研究实践中探索新路。
民间文学作为“口承文学”,是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中长期较受重视的领域。数十年来,我国学术界一直援引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观点,认为“民间文学”“主要是劳动群众的口头创作”,并称“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从其劳动和社会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总汇”。①在一些辞书中,“民间文学”也被界定为“人民的口头文学创作。指以劳动人民为主体创作并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口头文学作品。”②刘锡诚先生专注于民间文学理论的思考,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就已提出民间文学既是一种文学现象,又是一种文化史现象,并指出,我们的 民间文学理论研究,“要从中国的多民族的民间文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有我们的民族特点,要符合中国的国情。”③
 
什么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实际呢?刘锡诚先生认为,中国民间文学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的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组成的,他们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文化素养、所处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特别是当他们迎来了新中国时,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这样,我国的民间文学便构成了一幅相当完整的社会发展史的画面。因此,我们为了研究民间文学的规律,要去探讨民间文学与民俗、与社会发展、与民族特性、与文化发展乃至作家文学、与地理自然条件等诸方面的关系,从而形成研究民间文学的学科。刘锡诚先生的上述观点不仅对民间文学的主体从民族,而不是从阶级、阶层作出了重新界定,而且其勾画的研究内涵突破了狭义文学的范畴,推动了民间文艺理论的深化。
自1984年5月28日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签署并下达编辑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文件以来,经十数年的工作,普查、编纂阶段已经结束,继江苏、浙江之后,各省市卷本正陆续出版。在这一背景下,刘锡诚先生适时提出了民间文艺的“后集成时期”的概念,提出对80年代的普查评估问题,从搜集转向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搜集的问题,民间文艺开展国际交流问题,资源共享与数字化工程问题等,对我国民间文艺的发展及时作出了引导。
 
针对当前民间文学事业存在的令人焦灼的隐忧,刘锡诚先生再次提出学科建设的问题。他发现专业人员正进入一个自然换代的高峰时期,专业机构中的高素质研究人员流失严重,专业人员的青黄不接造成了民间文学工作的断档,同时,学科调整的不合理,也造成了人员的严重流失和学科水平的下降,此外,学人的思维定势也是阻碍民间文学研究前进和学术水平提高的因素。他指出,民间文化和儒家思想共同构成了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同时,民间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