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韩国等西方和东亚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这标志着中国艺术人学的研究进入国际讨论的范围。2010与2011年相继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分别是“非物质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以艺术活态传承与文化共享”。这两次会议的内容,基本上是对此前数次会议主题的延伸和继续,主要探讨的焦点及取得的成果有: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整理和研究;传承人的发展和保护;技艺传承如何与学校教育方式相结合;文化生态博物馆建立的意义;当代民间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再生产的方式;在市场、学者、政府等各种力量博弈下如何进行文化重构等。2012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国际研讨会的主题是,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对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探讨的基础上,从方法论上明确了纵向研究需将历史文献与现实现状进行对比研究,横向研究需将不同民族或不同技艺的同一个问题的进行对比研究。2013年的会议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研究”,此次会议除了颁发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之外,还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就:一是从艺术人类学的学理来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价值;二是一些国外学者带来了其它国家与民族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值得我们参考的经验。2014年的会议主题为“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此次会议的与会者研究的对象与讨论的内容较往年出现了较大变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至此已进行8年,许多在初期已灭绝的文化遗产出现了再生现象,旅游与市场对传统技艺的冲击也已成为常态,众多研究者除了一部分继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外,另一部分的关注点则从少数民族的小众艺术逐渐转移到大众艺术,从民间田间地头转移到城市中的街头、广场与舞台。关注大众艺术,关注都市艺术,预计将成为今后艺术人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2015年的会议主题为“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此次会议主要聚焦于艺术人类学研究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突出了在当前社会,艺术人类学研究需要注意的三个关系。首先是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例如人们当下的消费观念正在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即非物质消费转移。在这样的过程中,文化、图像、符号、历史知识包括城市景观等都成为了可以消费的对象,而这些都需要艺术的表达,才能得以消费。因此,这个时代是艺术回归生活的时代,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审美性的现代化时代。第二个关系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在被开发,再用艺术表达出来,从而变成了文化的资源。第三个就是全球化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会认为全球化与地方文化是对立的,全球化的发展会湮灭地方文化,但是我们现在发现其实全球化后,多元化反而更加多元。在高科技的互联网和新能源时代,社会随之发生新的转型,而以田野研究为首要方法的,紧紧跟随时代变迁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同样如此。早期文化人类学由关注静态的文化法则逐渐转变为关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后产生的文化变迁,还有区域移民造成的文化“同化”与“冲突”,再到对“文化的重构与再造”的关注,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为“文化的再生产过程”。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脱胎于文化人类学,这个过程也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阶段史。201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主题是“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与会的学者奉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从实求知”的研究宗旨,从设计、音乐、舞蹈、文学、美术等各个角度带来了来自田野的一手材料。这些调查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不同阶段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