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口成为北上塞外的重要通道。现今仍保存良好并成为地标性历史遗迹的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齐名“四大名关”,长城其他关口的命名中都用到“关”和“口”字,唯独张家口这个关口名曰“境门”,其中蕴藏着“商文化”和“武文化”双重寓意。从明朝隆庆5年起,贸易市场就形成于大境门外的元宝山一带,也被称作“贡市”和“茶马互市”,是我国北方国际贸易的内陆口岸,大量塞外蒙古草原地区的牲畜、奶制品与欧洲的药材、银饰品等在此与我国境内的丝绸、瓷器进行商贸。1927年,时任察哈尔督统的高维岳在大境门的门楣题字:“大好河山”,作为守卫京城的北大门,这里不仅是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商贸和文化交流的边口。由于经济的繁荣发展,1909年,清政府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交通的便捷,进一步促进了张家口的发展,也为文化艺术的发展积蓄了物质条件并奠定了经济基础。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灯影戏,就诞生在明末清初这个经济文化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段。
蔚县灯影戏的诞生地吕家庄,地处张家口市蔚县西南隅,是蔚县人口最多、耕地面积最大的村堡。因该村吕姓人数最多,所以村名为吕家庄。全村耕地面积约为7800亩,平坦肥沃的黄土地,是吕家庄世代村民安居乐业的根基,在这里,除了农业,没有其他产业作为经济支撑。庄堡内,当地人多为汉族和回族,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较大,只有南北堡门、黄土堆砌的堡墙遗址,还有残存的真武庙、龙王庙、释迦寺等古迹和寺庙,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宏伟高大的建筑,均为简朴的平房小院。正是世代生活于农耕文化氛围中的质朴农民,在农田耕种之闲,用朴实无华的灯影艺术形式,传达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为子孙后辈留下了宝贵的乡土娱乐文化,成为蔚县民间艺术的瑰宝之一。因此,吕家庄村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灯影戏之村。
早在明、清两代时期,吕家庄的灯影戏,就备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吕家庄的灯影戏,属于民间说唱艺术,民间说唱又叫“曲艺”,是一种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笔者采访的蔚县灯影戏第四代传承人王宏老师,曾对笔者回忆其师父王思武,为他们讲述蔚县灯影戏起源的事情,他回忆称,这个地方的灯影戏,是由陕西碗碗腔②灯影、蔚县秧歌、蔚县大戏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渗透之后形成的一种地方戏曲。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陕西大荔县一带,发生了连年旱灾,大量民众只得背井离乡,其中有一些表演“碗碗腔”的灯影艺人,他们东渡黄河,到达晋、冀两省之后,又分为东西两支,继续沿途表演灯影戏来谋求生计。西奔的一支,受到山西地方戏曲的影响,形成了山西“碗碗腔”皮影戏;东奔的一支,途经蔚县,被吕家庄当地的民间艺人所接纳融合,继承了当地原有的灯影表演形式,但改驴皮皮影为牛皮灯影,又将本土蔚县剪纸中的刀刻艺术,运用于灯影戏角色造型的制作之中。改良之后的人物形态,更为厚实生动。
再后来,又将蔚县秧歌和蔚县大戏中的音乐风格、演唱技巧融汇其中,经过积年累月的磨合实践,终于形成了现今独具蔚县民间特色的吕家庄“灯影戏”。
吕家庄灯影戏一经形成,就流传开来,并为当地的老百姓喜闻乐见。
该地的灯影戏,班底简约,也就六、七位艺人聚在一起,便可以演出多出灯影戏,更便于管理和流动。另外,投资的成本和演出费用也很低,普通的村庄里,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担负起。剧本的内容,也通俗易懂,虽然偶有引经据典,但都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处理,为百姓喜闻乐见,是满足农耕文化里,民众精神娱乐审美需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