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过程中,将这些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文化理念也能够转化为符合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使其成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32]
邢莉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1]马昌仪:《中国灵魂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诸如:《关于民间信仰与神秘思维问题―――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民间信仰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妈祖传说及其文化轨迹》、《谈谈民间信仰的传说》、《灶王的传说及其特点》、《论民间口头传说中的关公及其信仰》等。 
[3]2003年12月5日,应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之邀,法国学者魏五海〔Patrick Viveret)就自己的新著《人类财富的新尺度》做了学术讲演。转引自董晓萍:《民俗学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4]参见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5]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该文撰于2005年8月29日,载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第1辑,后收入所著《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91—92页。 
[6]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载《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7]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俄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8王一川:《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危机——“寻根文学”中的中国神话形象阐释》,《文学评论》1 995年第4期。 
[9]钟敬文:《钟敬文教授谈民俗学研究》,《采风》1982年第31期。 
[10]刘锡诚《转变理念正当时——2007年6月12日在上海民博会“主题论坛“上的演讲》,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2期,此引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153—154页。 
[11]a.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手工艺。
12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12]诸如:1922年《东方杂志》设立“迷信的研究”专栏,刊载了化鲁的《文明人与野蛮人的迷信》、高山的《科学与迷信的冲突》等文章。江绍原的《发须爪——关于它们的迷信》(开明书店,1928年),容肇祖的《迷信与传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民俗丛书》,1929年),费鸿年的《迷信》(中华书局《百科小丛书》,1933年),许地山的《扶箕迷信的研究》(1941年)。 
[13]【美】蒂利希:《存在的勇气》,成穷 、王作虹译,73页,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4]陈咏超:《我对于民俗学学科的理解》,载《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15]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问题》,载《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16]R·G·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47页。 
[17]参见户晓辉:《从民到公民: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结构转换》,载《民俗研究》,2013年第3期。 
[18]杨叔子:《科学与人文 和而不同》,载《中华读书报》,1999年12月15日。 
[1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