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莉: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兼论刘锡诚对于民间信仰的文化思考
2017/3/16 12:40:22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兼论刘锡诚对于民间信仰的文化思考
邢莉
作者简介:邢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民间信仰研究是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领域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民俗学领域内它成为研究的重要核心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五四以来在认识上要区分科学与“迷信”的经纬分明的界限,由于革命路程中多次清除“迷信”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民间信仰研究成为禁区,当然民俗学的研究也在排斥之列。直至20世纪80年代,民间信仰研究才逐渐恢复、并日益活跃地开展起来,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社会适应性。刘锡诚先生身负学者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其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对于民间信仰的科学认识,主编了《中华民俗文丛》20种,其中包括《石与石神》、《财神信仰》、《妈祖信仰》、《观音信仰》等。这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最早的研究民间信仰的丛书系列,虽然当时尚缺少深入的田野调查,但是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是以往的学术专著少有的,其结构体系和学术思考在当时也是步入前沿的。它是冲破长久以来尘封的研究禁区的一道彩霞,它不仅标识着而且呼唤着一个研究民间信仰、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新起点的到来。是时他还支持马昌仪撰写了《中国灵魂信仰》一书,[1]其学理的思辨和学术观念在今天发展的民俗学中仍旧具有学术意义和学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其全国展开之际,刘锡诚发表了多篇关于民间信仰的论文。[2]他对于民间信仰的理论贡献在最近获得的第十二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的煌煌大作《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一书中也有充分的论述。近年来刘锡诚对于民间信仰的研究澄清了学界在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思想干扰和困惑,深入地阐释了民间信仰在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

在世界进入现代化的商业大潮的过程中,在世界文化发展要多元化、在保护古代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不断探索如何保护人类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倡议,最终于2003年10月17日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总则》中说:“从根本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改变人类自己的财富观,告诫人类友爱和尊重比物质享受更重要,而人类往往在失去这些精神财富时才知道拥有的可贵。”[3]这里所说的“精神财富”就是学术界提出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在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带来的对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以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新的不平等。这就是学术界提出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标准评价”。[4]这里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祖先的遗产对于人类保护环境存在着何种价值和意义?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环境才可以发展?二是人类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财富观,是无休止地追求物质财富还是基于生活质量及其可持续性,追求和具备人类的精神美德?三是在世界文化出现趋同的今天,应该如何尊重对待弱势群体和弱势族群的文化,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文化方式和文化形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关生态保护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事关人类的安定、有序的生存和人类未来世界的生活目标及可持续文明的建构。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也是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诺国。于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文化精英的几千篇论文接踵而来,一批批评选出的县级、省级、国家级的非遗保护项目列入保护的行列。做为我国文化部首届评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之一,刘锡诚在积极投入和多次调研中,多次敏锐地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这项涉及全民族民间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