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黑两种,均为阴型手形,是原始人用手掌压于石面,以鸟骨或其他管状物将红色赭石粉向手掌吹喷制成。作画环境、处所、画面保存状况、颜料、数量、形状、排列等都与欧洲同类岩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反映出原始初民艺术创造及其审美在发生学意义上的的共同性特征(或类性)。
中石器时代带有过渡的性质,大多将这一时期归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开始出现定居村落。母系氏族社会达到繁荣时期。文明发展的表现:工具制造技术的改进,石器的制造得到改进,由旧石器时代的粗糙的打制时期过渡到磨制石器;由于原始人类在定居的农业生活中,跟土地和植物接触和了解的增多,由于火的大量使用的,由于食物有了剩余,由于有储存剩余食物、搬运东西的工具的需要,人们开始大量的生产制作陶器。陶器的制造和使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一个重大的文明发现,也是出于这一社会发展时期的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在采集、狩猎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定居的农业文明。
1978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对昌都市东南约12公里的一个名叫卡若(藏语意为城堡)的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卡若文化的绝对年代距今5000-4000年之间),这是西藏地区发现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卡若遗址考古发现的房屋基址、“擎檐柱”等,至今仍是藏族建筑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卡若文化既有其自身的特征,又与其周边的文化分布有部分的联系,是一个吸收了西北氐羌系统祖先文化而发展起来的文化。
从卡若遗址的出土的打制石器、细石器、磨制石器、陶器,如罐、盆、钵等日常生活用的陶器及其功能可以看出,卡若先民的早期艺术实践活动及其审美观念的灌注。如那件双体兽形罐,线条圆浑,古朴生动,以兽形塑罐,在罐与兽形之间一物双得,形成复杂多维的造型,独具匠心,蕴涵了丰富多样的功能价值。既是实用的,也可能含有宗教的寓意,也是美的。同理,我们通过其他考古遗物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先民的审美观念孕育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动体现。
如我们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以了解鸟图腾、习水便舟,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等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与稍候活跃在该地区的百越文化母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如蛇、鸟图腾、断发纹身、巢居、干栏式建筑、习水便舟、水稻农业等。百越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有典型性的审美文化事象有两点:一是大量的陶器的生产及其纹饰;二是各类装饰物的出现与制作的精细化审美趋向。
再从马家窑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甘肃临洮县是马家窑遗址的典型代表。在考古学上马家窑文化属于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四川等地,上承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下接齐家文化,距今约5000年,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文化特征分为三个类型:马家窑型、半山型、马厂型。马家窑文化的先民,根据有关材料的分析,估计是古代戎、羌游牧族系的祖先。理由有以下几点:半山期和马厂期中发现的人骨,经过鉴定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甘肃和青海一代地方发现的陶塑人头像或作为陶器附饰的人像,面部特征都接近蒙古人种;这些陶人像看起来都是披发的。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的戎羌族系人群是有披发习俗的。如在《礼记.王制》篇中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南方曰蛮,雕题交耻,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马家窑文化遗址典型的文化特征:彩陶器发达、数量多,形制完备,器形完整,纹饰丰富。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其文化符号功能所展示的寓意是否就是现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