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方戏曲怀梆为例,虽然“申遗”成功,据笔者多次考察发现,由于受众的影响,怀梆戏曲唱腔中的“古怀庆府”方言,只是在某些民间剧团中还有保留,究其原因,据怀梆著名艺人赵玉清先生说,主要是由于怀梆的老调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听,为了增加受众群体,因此,怀梆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吸纳了中州方言。我们知道,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创新问题始终是一个矛盾问题。作为以古怀庆府方言为特色的怀梆戏曲,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挑后嗓”[①]唱腔技法,以及伴奏乐器——“尖弦”的使用成为“申遗”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如今“挑后嗓”唱法由于缺乏传承人,以及高难度的唱腔技巧,如今已很少有人再唱。还有由于“尖弦”[②]乐器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如今在这些官方与民间剧团中几乎已经消失,很多是以豫剧中乐器——板胡来替代。还如,笔者于2011年12月在资兴团结瑶族乡考察时,听一位瑶民唱瑶族酒歌,笔者问他这是真正的瑶族酒歌吗?他说这是它亲自改编的,当问起为何要改编呢?他说,这种歌曲风格雄壮、激昂,他本人并不喜欢瑶族真正的酒歌,因为那些歌曲没有激情、软绵绵的。为此,他本人即兴编创一些所谓的瑶族“酒歌”,经常在公共场合表演。从上述两个事例可以看出,作为地方传统文化持有者的“局内人”,不论是地方文化管理部门,还是普通百姓,缺乏“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知识。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部分官员不懂文化,不懂得文化的价值、规律、性质、意义。他认为,每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过程中,把“申遗应改为‘审遗’”。[③]同时笔者认为,放弃自己艺术中最原生性的东西,去追逐一些共性化的东西,难免使其艺术的本体内涵失去个性特征,进而也抵消了其所蕴藏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因此,加强对这些“非遗”项目管理者的的业务培训是当务之急。
三、“非遗”项目不能成为地方政府与媒体所支配的一种文化宣传工具
当下“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无形中受到了来自官方与媒体的深刻影响,有的甚至是成为官方与媒体的一种文化宣传工具。可以看出,小到地方政府的各种庆典活动中的表演,大到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都是各级地方文化部门宣传其传统文化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总要想法设法通过改变、包装以及舞台化艺术建构等手段,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听觉震撼力,借以达到对其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的目的。然而反观这些被改编的“非遗”作品,实质上是一种被拼贴的典型的舞台化表演艺术。有些地方政府不惜花费巨资打造自己所谓的民族文艺作品。如“某某民族音乐舞剧”、“某某映象”等等。其实,这些东西实质上都是被改编了的具有舞台化效果的艺术作品,而不是真正的原生性特征的“非遗”项目。据笔者调查,一些地方政府不愿意花很多钱用于“非遗”项目的管理与保护,因为它原生古朴的艺术品格,致使其受众范围较窄,不能达到宣传与发展经济的目的,因此,在此方面的财力投资则寥寥无几。然而,为了参加国家层面的文艺汇演,地方政府则不惜花费巨资,邀请专家、明星演员对其所拥有的“非遗”项目进行嫁接、改造。而这种被改造的具有“非遗”特质的文艺作品,是否与“非遗”的文化内涵相吻合,值得商榷,因为,它是一门嫁接过的具有舞台化艺术特征的文艺作品。同时也反映出“非遗”项目的发展与保护存在很多矛盾问题。正如美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杰夫·泰顿(Jeff Titon)认为,“非遗”作为历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