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明清以来甘肃神庙戏场考察
2014/10/27 15:03:29

明清以来甘肃神庙戏场考察*
王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明清甘肃神庙戏场发展蓬勃,晚清民间神庙戏场星罗棋布,并呈蔚为大观之势。总体来看,明清甘肃神庙戏场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明代发展时期,一是清代高峰鼎盛时期。而不同时期呈现的文化特征一方面表征了神庙戏场在时空分布等方面隐含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变迁,甚至是历史事件的影响。戏场与神庙一起建构了民间祭祀空间,无疑是拓展、丰富了民间表达情感的途径,对民众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明清甘肃神庙戏场时空分布文化意义
明清甘肃随着各府州县神庙建筑的激增,神庙增设乐楼、戏楼、戏台的情况明显增多,以至晚清民间神庙戏场星罗棋布,并呈蔚为大观之势。但是,对这一文化现象至今鲜有文章作专门、直接的对应研究。事实上,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神庙戏场”是承载、传递民众信仰重要的文化载体,其无疑构成当时特殊的民间祭祀景观,在民众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下面,本文以《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甘肃省明清戏楼(台)一览表”为主要讨论中心,结合其他文献中的相关史料,对明清甘肃神庙戏场的普遍建立、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其原因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特别关注神庙戏场对民间祭祀空间建构的文化意义。

众所周知,“庙”原本专指祭祀祖先的场所。后来随着庙祀对象的扩展,“庙”的内涵不断丰富、变化,从自然界日月星辰、山川水木到人间忠义贤孝,凡有奇异灵验者都被民间设庙崇祀、香火供奉。此外“庙”也包括具有信仰意义的佛寺道观等。
神庙,一些词典定义为“神祇居住的建筑或祭祀神祇的建筑”,并特别指出希腊、罗马、埃及及中国等不同国家在神庙建筑风格上的差异性。这主要是从建筑学意义上的界定。实际上,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外“神庙”在与戏剧表演艺术的联系,以及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还是有较大差异。为集中论述,此问题将留待以后做进一步辨析,这里不再赘述。本文所论主要针对的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语境中的“神庙”。具体讲,即是源于中国古代自然、神灵崇拜,在民间以祭祀神鬼、从事宗教信仰为主要活动的公共性场所,如庙宇、祠堂、佛寺道观等。
在中古时期“神庙”主要指帝王的宗庙及佛寺,唐人李商隐《南朝》(其一):“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赵建武八年,比释道龙和上竺浮图澄,树德劝化,兴立神庙。”显然,前者是帝王宗庙,后者是佛寺。但是明清以后,随着民间淫祀、社庙的兴盛,“神庙”不再专指帝王宗庙、佛寺道观,凡祭祀先祖、供奉神佛及圣贤的处所民间大都以“神庙”称之。清人樊封著《南海百咏续编》(卷三)专列“神庙”条目,其下列有“北庙”、“张桓侯庙”、“龙王庙”、“六纛庙”、“马王庙”、“火神庙”、“药王庙”、“灵应庙”等。[1](P.13)这里既有想象中的超自然神灵,还有历史人物张飞“张桓侯庙”。可见,在民间信仰观念里“庙”与“神庙”的界限并不十分严格。
当然,庙与神庙在供祀对象上还是有一些差别,庙所供祀对象主要是已亡祖先,而且由于祭祀对象的等级、辈分不同,故常有家庙、宗庙、祠庙、祖庙等称谓。神庙供祀对象则更多指向一些在宗教信仰中被认为是至高无上且具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如玉皇大帝、观音菩萨、财神、火神等等。但是,在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历史先贤方面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