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人台的发展,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二人演出可以变为数人演出,二人台开始向戏曲化迈进,逐步完成其艺术属性的转变,《走西口》也在这样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但这一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当时艺人们大多都不识字,也不可能有文人帮助,他们编演戏曲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为了糊口和喜好,凭着坚强的毅力,不断向其他艺术形式学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从无到有地编演了一批二人台小戏,首先就是《走西口》,还有《打秋千》《二姑娘得病》、《下山》和《打樱桃》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文化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过去不登大雅之堂的西路二人台小班儿在新中国成立后带着《走西口》等剧目也走进了城市剧场。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不仅使二人台在地位上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变化,同时在艺术革新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剧目经领导与艺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收集、整理、采录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4](5)《走西口》删掉了一些繁琐情节和不必要的人物,只由生、旦二角扮演,集中表现夫妻二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首先来看表演,《走西口》的角色表演在身段上吸收了其它剧种的艺术养分,从初始没有具体表演只有对唱的打坐腔,到在三大件的伴奏下化了妆踩着秧歌步子扭来扭去的表演唱,逐渐发展为现在舞台上由编导精心构思编排的体现角色思想情感的舞蹈语汇。经过艺术家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提炼,表演从自由随意到外在的形式化再到今天内在深层次的真实体验,表现了角色的形象化、精神化、艺术化和时代化。
现在《走西口》的表演不仅在调度上精心构思安排,在台步、身段做功以及形体造型上也有很高的设计要求,例如玉莲在盼等太春回来的过程中,加入玉莲为太春做鞋、搓麻绳的身段做功表演,既要求有戏曲程式化动作——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的有机结合,也要求符合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感,即麻绳搓得像、纳底做得真、动作舞得美,让观众感到既美又真,达到美中见真、自然流露的艺术效果。
在道具的使用上,玉莲用的软手帕逐渐发展为民间舞手绢,并根据剧情需要发展为多种用法,既是手帕,通过舞蹈动作的表现也是玉莲收拾家的道具。由此我们不仅可以得出新时期《走西口》在表演手段上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成分,还可以得出二人台在表演上灵活自然、易于吸收融合的特点。特别是早期二人台艺人刘银威和第一位二人台专业女演员班玉莲将《走西口》搬上银幕,其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的表演方式给《走西口》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八十年代,《走西口》虽然已经有了成熟的表演形式,但仍显陈旧,程式性较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逐渐提高,艺术家们凭着对二人台艺术执着的追求,不断研究、整理和创新,一些深层的内在情感被一点点挖掘出来。例如2000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排演的二人台小戏《走西口》在细节上进行创新,以真情打动观众,戏剧结束前借用了电影中的远镜头,玉莲和太春最后分别设计为面对面相视遥望,给观众呈现出由远及近又到远的电影镜头般的视觉效果。演员运用云步错位的身段目送对方,最后在追光灯中定位、特写、挥手遥别,把全场观众带进了离别的情绪中,一直到剧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演员才走出剧情向观众行礼谢幕。真实的情感、细腻的表达征服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使该剧一举夺得了首届全国博兴小戏艺术节剧目表演金奖。这充分体现了二人台传统小戏《走西口》的角色表演不仅继承了传统,同时也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既符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想精髓,也符合观众与时俱进的审美要求。
其次是音乐,《走西口》也吸纳了戏曲音乐的特点,以主题音乐为基础发展了四种版式,即二流水、亮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