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兰: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艺术表现形式的流变
2013/12/30 12:44:12

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艺术表现形式的流变
张玉兰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影视戏剧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走西口》是移民文化的衍生物,作为二人台的传统剧目,其艺术表现形式包括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学习和总结,得以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本文通过探索传统二人台剧目《走西口》艺术表现形式的流变,来把握其艺术特征,了解不同时期的人物表演风格、音乐唱腔编排和舞台美术设计。
关键词: 二人台;《走西口》;表演;音乐;舞台美术;流变
一、前言
二人台是融民歌(晋陕民歌)、舞蹈(社火秧歌)、曲艺(乞丐的呱嘴、串话)、器乐(民间鼓吹)、戏曲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是广泛吸收诸多兄弟艺术形式而形成的地方戏曲。
说到二人台自然想到《走西口》,唱起《走西口》人人都知道那是一出二人台小戏。民间有“走不完的西口,打不完的金钱”的俗语。百余年来,《走西口》久唱不衰,成为二人台的代表剧目。有人甚至误以为二人台就是《走西口》,《走西口》就是二人台,可见二人台与《走西口》的联系之紧密,《走西口》俨然已成为二人台的代名词。在二人台形成至今的近百年历史中产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众多的二人台剧目中《走西口》以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和广泛的流传地域成为二人台经典之作。
二、《走西口》的孕育
二人台剧目《走西口》形成于光绪朝末年,[1](747)走西口这一历史背景是孕育其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口里人因为灾荒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古安家落户,在移民过程中各地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交融碰撞,产生了新的倾述方式。长城下,黄河边,一个个蒙汉杂居的村庄,农家土屋前的打麦场上,衣衫破旧的蒙汉农民围坐成一圈,他们手持自制的四胡、笛子、三弦、四块瓦等乐器打坐腔,那些乐器和他们的衣衫一样破旧,然而奏出的曲子却激情高亢、悲怆悠扬,他们用歌唱的方式来倾述这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的苦难。最早出现的《走西口》只是走过西口的老年人口中传唱的零星的民歌词曲,例如“咸丰爷正五年,一事儿出了个玄。出在了山西省,山西省的府太原,府太原地面宽,有一位孙朋安,所生下一支花,取名就叫孙玉莲,玉莲一十六岁整,没有人来配婚,昏昏又沉沉,孙姑娘得下了一个病。”[2](560)可见当时的《走西口》没有表情、身段和造型,就是以曲艺形式介绍剧情,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走西口》的雏形。
最初《走西口》是以第三人称民歌对唱的打坐腔形式进行表演,装扮上没有过多的要求,都是表演者随身的衣服,谈不上演出服装和道具。没有剧情调度,演员都是随意走场,即兴发挥。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可以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
最初二人台没有女演员,通常的一旦一丑均由男演员饰演,服装和戏曲旦角、丑角的穿着相同。清末民初,有塞外民歌手和二人台爱好者直接让女演员表演过去男扮女装的角色,受到观众的喜爱。据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3](60)土默特旗人云双羊由于年老气衰开始尝试让他的儿媳妇化妆演出,结果大受欢迎。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二人台从那时起由坐腔对唱形式转变为化妆演出形式,《走西口》由无动作的对唱转变为有动作的表演。但由于当时文化生活贫乏,化妆后的小戏也非常简单,通常就是在四胡、笛子、扬琴三大件的伴奏下两个演员踩着进三步、退半步的秧歌步子扭来扭去的表演唱。后来的长期演出中,有许多爱好“玩艺儿”(主要是指具有一定演唱技巧的人)的人加入,随着观众越来越多,对“玩艺儿”的表演也有了更多要求,经过这些具备一定创作能力的爱好“玩艺儿”的努力将《走西口》改为以第一人称进行表演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一出小戏。
三、《走西口》的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