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白琳: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初探
2013/10/7 10:09:44

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初探
牛白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摘要:由明入清及有清一代,在太原府特别是康乾时期的新建高峰与道光年间的改建高潮中,人们对戏台布局不断调整。以神庙剧场为主的清代太原府剧场,其“观”的场所有三种,主体是戏台前的空场,少部分剧场设置了看楼或看厅,许多剧场也把山门、直对戏台的殿堂前廊、月台等兼做观剧场所。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的完善,人们有一个逐渐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需要演员、社首及纠首为代表的村民以及工匠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关键词: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
成熟的剧场要具备“演”和“观”两大基本功能,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辅助功能。研究两大基本功能,注意到的是直接用于“演”的空间,即表演区。早期的露台,及宋金时期乐楼产生后,其台上空间大概还基本用作表演区。至迟到元代时,人们已注意到需要有专门的演出准备场所,拿帐幔分割出前后台,前面部分专门用于表分析其平面布局与空间分配最有意义。“演”的功能完善,人们首先演,后面则用来作化妆等演出准备。但这时还不从建筑设置上进行专门分隔。据车文明先生研究,大约从明中叶开始,戏台上设置固定的木质槅断或砌墙以分前后台,[1](35)人们终于懂得用槅断将这种分割以建筑设置固定下来。到明末时,在总体扩大戏台总面积的同时,对前台与后台的空间比例进行重新分配,其扩大的重点实际上是后台。
随着乐队从前台后部撤向前台两侧,一方面使后台有可能向前扩大,另一方面又对前台左右两侧提出了新的空间要求。戏台上常见的八字音壁,其向外斜向扩出的部分,往往被用作安置乐队。可能八字音壁的出现要早于乐队的撤出时间,但其空间的利用却再次发展了戏台功能。有些地方将三间前台面阔很小的两次间以幕布遮起来,用以安置文武场,而以远远宽于次间的明间作为演出的空间。少数戏台还专门在前台两侧前隅向外扩出规整的空间,专门用于安置乐队。
“观”的功能完善,首先要空间足够,这应该与社区的人口规模有关系;其次,要考虑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安置,主要是基于“男女有别”的习俗,在空间上实行男女分开,以及基于尊老敬贵的社会等级差别文化,对耆老、乡绅、社首、官员等的专门安排。
一、“演”的功能
由明入清及有清一代,在太原府特别是康乾时期的新建高峰与道光年间的改建高潮中,人们对戏台布局不断调整。现存明代太原府的9座戏台,其平均面积65.92平米,到清代,经笔者对考察过的现存74座戏台的统计,其平均面积60.97平米,总面积并没有扩大反而缩小5平米多。一般人的印象,后代的戏台较之前代,总是不断扩大的,碑刻中也有许多扩大的记载,如阳曲县棘针沟村在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因不满足于本村菩萨庙 “乐亭之狭隘”,对“乐亭之地基予以展阔”。 ①清乾隆五十一年,太谷县中咸阳村改建圣果寺乐楼,“移后五尺,亭式改为四楹”。 ②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太谷县阳邑净信寺也由杜公独立出资三千六百余金“改建戏楼,恢廊其基”。 ③清道光二十年,时属交城县的安家沟村也对狐神庙乐楼进行了扩建,“向之乐楼阙小者,今则修葺巍然矣”。 ④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清代戏台在农村中比之明代更加普及,一些经济条件很差的偏僻乡村也建了戏台,因陋就简者比例大,使平均数没能提高;二是明代戏台保留下来的都是仍能满足清代演出需求者,狭小者更易被改建掉,使现存明代戏台面积的平均数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明白,清代改建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扩大后台,一般而言的“扩”,主要落实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