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震林:伶人阶级的家族结构论纲
2013/10/7 10:05:44

伶人阶级的家族结构论纲
厉震林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40)
摘 要:由于伶人家族的特殊性,作为静态的外部构造的家族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传统家族相对稳定的家族结构有所变异,一是“二大一小”的结构形态,“二大”是指两个大的家族和泛家族系统,“一小”即伶人进入伶界以后自身所组成的家族结构;二是家点族面的发展过程,伶人家族从点到面的发展,它是一种特殊生存环境下形成的同业家族,伶人家族在同业内部发展家族成员关系的特殊状况,也就具有一种封闭社会的家族结构形态;三是地广权稀的基本格局,伶业的流动属性使伶人家族结构出现了“地广权稀”的特征,族规和家法由于地理的空间因素而产生疏松现象。
关键词:伶人阶级;家族结构;二大一小;家点族面;地广权稀
家族系统包括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两种形态,内部构造是由于血缘关系以及拟血缘关系而形成的,而外部构造则是有着静态和动态的意义,静态体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家族结构,动态则表现为维护生存以及延续的家族功能。由于伶人家族的特殊性,作为静态的外部构造的家族结构,也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与传统家族相对稳定的家族结构有所变异,它将社会体制与家族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伶人家族结构的一种流变现象。
一、双层结构
这里,伶人家族形成了“二大一小”的结构形态。“二大”是指两个大的家族和泛家族系统,一个是原来的传统家族,伶人已被注销族籍,而成为了“乐户”。伶人注销民籍以后,“另册以注录之”。它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一为伶业,即被归入“乐籍”,可称之为“前强力性”。它也就被迫脱离了传统家族结构,无法列入传统家族结构系统,与传统家族的族居、宗姓、辈份、房族、族老、亲属等基本构件剥离,虽然伶人在生物学上与传统家族结构存在关联,但是,在社会上已经没有关系,已经属于“另册”结构系统;二是从伶以后,逐渐被纳入了“乐籍”。它的情形比较复杂,或是由于伶业的流动性,或者是半农半伶者,或者是王公富绅的家伎,最后被“糊里糊涂而被视为和进而成为乐户者”,它与传统家族的族居、宗姓、辈份、房族、族老、亲属等基本构件剥离存在一个过程,有着一个模糊以及复杂的过渡地带。
这一日,长庚唱堂会回来,一封来自安徽潜山程家井的书信及一张银票躺在书案上,长庚拆开来看,看完竟呆坐在椅子上半天做声不得。父母亲急得要命,再问也不见他开口,父亲凤鸣抢过信不看则已,一看竟然抱头痛哭起来。原来去年程家井祠堂要重修家谱,由东头的读书人牵头搞,但凡程姓子孙需各家拿钱赞助修族谱,这个时候再穷的人都要咬着牙挤出一石二斗米来交给祠堂,不然上不了祠堂的族谱,自己不就成了孤坟野鬼了么?修族谱的消息传到京中,长庚也不敢怠慢,赶忙写了银票,着人送了去。[1](159)
因此,伶人一涉及到族籍等中国家族的核心问题,家族结构系统马上就显现而出。程长庚“赶忙写了银票,着人送了去”,最后的结果是他“呆坐在椅子上半天做声不得”,父亲“抱头痛哭”,母亲因女方退回聘礼而气倒死亡,因为伶人家族触及到了传统家族结构,组成传统家族文化的基本构件开始发挥作用。家族结构是家族组织中由人们的不同分化而和聚联而形成的关系整体,它所体现出来的聚族而居、宗姓群体以及辈份、房族、族老、亲属等基本构件,规范了家族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关系。虽然已经是清朝中晚期,“乐籍”制度已废,但是,家族结构系统采取了比国家政权更为严厉的态度,伶人及其家族“上不了祠堂的族谱”。它由宗姓群体形成的宗族开会议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