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唤起年轻人去传承并发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这种民间文化首先要在民间被重视,才是得以发展的关键。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构调整,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相应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图26如今的草原已经不在是传统的“游牧生活”,虽然乌珠穆沁的原生态生活习惯保持的较好,但也避免不了大趋势的改变:年轻人们更愿意走出去到城市里面生活,接受新鲜事物,而不愿意和家里的老人学习这些传统的技艺,谈到这些问题时也觉得不以为然。政府虽强调“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和特色地域文化的丰厚资源”,但就此次的调查之中了解到,对于保护这项十分有意义的传统手工艺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古老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滋生的土壤,濒临失传和灭绝,特别是古老手工艺更是面临绝迹,民族文化传人断代问题日趋突出,确立有效保护、传承措施已迫在眉睫,应成为政府、学者、教育机构亟待重视的问题。
注释:
①图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24、25、26为作者本人拍摄。
②图2、15为高明锐拍摄。
③传统的乌珠穆沁女子蒙古袍。摘自百度:巴彦9858摄影吧,由巴彦9858所发表的帖子《乌珠穆沁服饰展示》。
参考文献:
[1]张魁义主编.锡林郭勒盟志[Z].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2]弥足珍贵的手工技艺[N].北方新报(呼和浩特),2010-07-08.
[3]内蒙古大词典编委会.内蒙古大辞典[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4]西林. 蒙古族的传统色彩观念[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01).
[5]哈斯巴特尔.蒙古族传统文化图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6]冯骥才.民间文化传承人:活着的遗产[N].文汇报,2007-05-10.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