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剪一条细缝,将桦皮人插在上面,桦皮人手拿鱼叉,船面上摆放着一些桦皮小碎条代表鱼;二是桦皮剪成柳叶形船(12cm长,2.5cm宽),船两头用线固定,船内缝几条桦皮条代表船龙脊;三是剪成长椭圆形,剪豁口,再缝合成一条小船(18cm长,6cm宽),上面可以摆放手拿桨坐着的人。这些小船过去是鄂族孩子们在河水中嬉戏玩耍时使用,桦皮的特性是不吸水,始终漂浮在水面上,这一特性成为孩子夏季最喜爱的游戏之一。
②摇篮:摇篮在儿童过家家的游戏中出现时,是三维立体的状态,它是由平面的剪形经过加工缝制后形成的。这种平面的剪形笔者收集到四种,前三者统一性在于一块长方形的桦树皮在两个长边的中间分别剪开一个豁口,底边平均分成三份,两条分割线处剪开两个短豁口,其中两个在上端剪一个圆形的豁口,另一个是将上端两个棱角变成圆角,制成立体摇篮是要将四个豁口缝合。第四种是将长条形桦树皮经过缝合后形成立体的摇篮玩具。在游戏时摇篮内放入小桦皮人作为孩子,摇篮可以摆放在围子中也可以背在桦皮人身上。
(二)鄂伦春族玩具剪纸的使用
1、组合方法:
玩具剪纸的组合形式有:人、枪、马(马鞍)的组合;人、鞍子、马的组合,大人、孩子、马的组合,马与行李的组合;人、鱼叉、桦皮船、鱼的组合;摇篮与婴儿的组合;剪皮与布玩具的组合;马与龙套的组合等等。组合主要靠插接,如:人可以靠腿部的分叉插到马鞍上,马鞍可通过桦树皮的分层插到马背上,行李可以通过线的连接搭到马背上,枪通过剪出枪绳的大环套在人身上,鱼叉夹于渔夫腋下、渔夫插在船中央的缝隙里,打捞上来的鱼摆放在船上等。通过插接,二维剪纸具有了三维立体的效果。
2、游戏情节—渔猎生活的模仿
孩子游戏是按照生活的情节和规律将各种动物和人物进行组合,再加入其它道具如撮罗子、围子、被褥等,以摹仿现实生活,使情节具有叙事性。如:猎人出发狩猎时,通常是自己骑一匹马,再牵一匹驮东西的马,路上猎狗通常在队伍的前面;居家搬迁时,女人将小孩子要背在摇篮里,大一些的孩子单独骑马时为了安全马鞍子上会绑上两个木棍,用来手扶,或者和大人共骑一匹马坐在大人的前面;发现猎物时,猎人下马,支起枪架准备射击;串门时几个撮罗子里摆放着或坐或站的小人在做饭聊天。这些叙事情节从内容上又可分为跳神、串门、狩猎、捕鱼、结婚、采集、赛马等。
三、玩具剪纸传习规律的特征
(一)传习动物剪纸规律
1、步骤上的规律
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年人剪动物时均从前腿开始剪起,到头部,后背至尾,回到前腿,到腹部,到后腿至尾。而十八站村30岁的关明珍却不同,她每剪动物必从嘴向上,到后背至尾。关明珍是聋哑人,从小受母亲影响喜欢剪花,最喜欢剪动物,对剪纸的钟爱超于常人。她的动物剪纸造型强调可爱性、程式化,腿剪的很粗壮,偏离了原有传统动物剪纸的写实风格。这可能与她的成长过程中很少见到真正的野兽以及母亲和图案书的影响有关,两者造型观念的结合产生了关明珍今天的造型特点。
从前腿开始剪的原因分析:颈与头和腿的关系最能确定动物动势,这三个部位一起剪能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思维中的动态,再顺次背和腹部。年轻人在没有学会传统剪法的情况下,又没有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动物姿态,所以剪的动物造型存在诸多问题。
2、结构上的规律:
表现动物的生理结构要在认真观察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剪出,当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就会变成程式化的规律,这种规律有的偏向于动物结构的合理性,有的偏向于玩具使用的合理性。在调查中看到73岁的孟玉珍老人剪的鹿结构准确,注重细部的刻画,如:下颌、背脊、腿的关节;而今年83岁的关永尼老人剪玩具时非常熟练,很快就剪出了这只长有角的鹿,在接下来剪的马、狍子等动物只是在尾、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