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丽: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族裔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由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以黑为美”审美观念的嬗变所引发的思考
2012/7/3 13:27:53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族裔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
——由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以黑为美”审美观念的嬗变所引发的思考
云南大学中文系 向丽
内容提要:“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族裔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这一研究课题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传统艺术不等同于纯粹艺术,而是一个文化整体,与当地人们的生产方式、日常生活、习俗、惯例、制度、宗教信仰、仪式、节庆、禁忌等息息相关。艺术以其特定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成为人类情感和文化的容器与塑形物。因而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是对活着的文化,活着的传统的传承保护,因此必须在活的语境中探讨活态艺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向度。作为研究的对象,少数族裔传统艺术自身的演变和传承,其内核是特定社会文化机制建构和维系的审美认同以及隐匿其中的审美权力问题。本文尝试着以广西那坡县黑衣壮“以黑为美”审美观念的嬗变为例,探讨黑衣壮这一少数族裔审美意识以及作为其物化形态的传统艺术在历史沿革中发生的演变,尤其是它们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境遇及其社会成因,并对此进行反思,由此引发对其传承保护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黑衣壮 全球化 少数族裔 传统艺术 审美认同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广西那坡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80多个县市中壮族占比例最高的9个县市之一,也是壮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核心文化域。在该县境内,壮族按自称的称谓划分有布壮、布央、布峒、布农、布税、布依、布嗷、布省、布决、布拥、隆安、左州等12个族群之多,其中自称为“布壮”或“布敏”的一支族群,最初由于其独特的黑色服饰和文化习俗而被他称为“黑衣壮”,而这一称谓所蕴藉着的隐秘文化内涵也随着“黑色”审美意识的嬗变而逐渐显现出来。
一、“黑色”歌唱与禁忌:神话的建构
长久以来,黑衣壮多数聚居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深山坳中。那里,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可耕地十分匮乏,用当地流传的一句苦中作乐的俏皮话来描绘很为恰切:“碗一块、瓢一块,一顶草帽盖三块”。且由于交通闭塞,黑衣壮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黑衣壮在以黑山、黑石、黑衣为生存前提的相对封闭的文化生态圈中共同建构和守护着一个黑色的神话,无论是叙事者还是倾听者,都在有意无意地使一种黑色的意象生长、蔓延、聚集。
“黑衣壮”作为他称在90年代末出现于学者的叙事文本中,主要源于“壮”或“敏”这一族群的黑色土布服饰和尚能保存较好的一整套染、织技艺。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那坡县村屯里一些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的服饰和他们的叙述中了解到:在90年代以前,黑衣壮男子普遍穿的是前盖大襟上衣,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配,这种装束便于生产劳作和在山间行走。古时的男装,头上还缠着圈成数圈的黑布头巾,腰间系上一条红布,以驱鬼祛邪,更能增添男子的英武神勇之气慨。女子的服饰更具特色,无论老少,均喜欢穿葫芦状矮脚圆领的紧身短式上衣,外加在衣边、衣角和衣扣两端用红、黄、蓝线绣成波浪形线条的大襟外衣,同样以宽裤脚、大裤头的裤子相配,腰系大围裙,头带黑布大头巾。尤为奇特的是,黑衣壮妇女在腰间系围裙的方式:先将既宽且长的围裙一布边系于腰间,然后将垂挂至小腿下部的裙摆翻卷上来折成三角形系于腰间外围,于是自然形成了一个中空的大布兜,既使她们的服饰凸显了立体感,同时兼具实用性功能:平日里在田间劳作或山间行走时,可随时往里塞些菜豆类或零星的杂粮,若是到街上赶圩或是走亲访友,还可在里边放些衣物、针线和日用杂货等。头巾的缠法也非常讲究,通常是在束好的发髻上插上两根木棍,做十字架状,然后用一块长条黑土布在头上缠上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