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工艺品基本上都是用于对外销售,当地的潮州妇女几乎很少使用这些产品。而且,尽管潮州妇女常常将能够刺绣视为女子灵巧贤惠程度的重要标志,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这种观念已被现代意识所取代。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把刺绣视为获取经济回报的途径,手工刺绣品正逐渐退出其传统生活的领域。当妇女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传统工艺文化的敬仰时,必然会导致当地刺绣逐渐发展为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外销产品和获利手段,进而忽略甚至抛弃了潮州传统刺绣工艺的文化内涵。一旦失去了其在本文化生活中的深刻意义,潮州刺绣工艺就只能成为一项谋生盈利的工艺技术而非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当今所有民间传统工艺所面临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意识中间她们的传承性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面继承前辈的技艺“肯定”传承形式,又称“积极意义”的传承形式;另一种是反对前辈的手法,和她们发生矛盾“否定”的传承形式,又称“消极意义”的传承形式。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是具有启发性的。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性关系时,往往只注重那种肯定的、积极意义的传承形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否定的、消极意义的传承形式,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应当看到,民间手工技艺传承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传承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而且,肯定的、积极意义上传承和否定的、消极意义上传承,在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进程中又往往是相互交错、相辅相成的。没有前者,民间手工技艺的发展就会中断;同样,没有后者,民间手工技艺的进步也是不可能的。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