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黎:任今民的文化多样性——关于一名陕北老画匠的素描
2012/7/3 13:21:20
任今民的文化多样性
——关于一名陕北老画匠的素描
西安美术学院07级博士生高晓黎
任今民是榆林城的一位本土画匠,生于1947年,从小喜欢绘画,终生以画匠为业谋生。擅长庙宇壁画及彩塑、建筑彩绘、窑居壁画、家俱装饰画、玻璃画、纸扎等多种样式的民间绘画。精通花鸟、人物、山水等各式作画题材,画风秀美。九十年代以后,民间画行一度萧条,他曾转而做室内油漆装潢。二十一世纪初,他承揽了众多榆林古建彩绘工程。至今仍活跃在当地画行。
笔者从2005年至2008年曾数次访问任今民,对他身上所表现出的社会文化多样性深有感触。是社会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任今民的文化多样性,他是社会文化多样性“活”的载体。本文试图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报道,引用画匠本人口述和与笔者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尽量完整地保留口述史的形式,并穿插一些笔者的观点、想法和客观论述。以期较为全面充分地说明任今民的文化多样性。
一、为什么任今民的身上会具有典型的文化多样性?
一方面,任今民的文化多样性是被逼出来的。他的家庭成分不好,尽管上了初中,在当时看来算是个文化人,可没有单位愿意接收,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预示着他的人生路必然不会平坦,如果不努力去改变,就很可能连饭都吃不上。另一方面,任今民的为人和性格又决定了他不会甘心于现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会把自己的潜力彻底发挥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是土生土长的榆林城人,从小喜欢绘画,七岁时父亲去世。父亲是做买卖的生意人,参加了当时的‘一贯道’,我只知道这是一个民间组织,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因为此组织太庞大,万一波动会危及政权,所以被定为‘反动会道门’,解放前参加这组织的人都叫反革命分子,所以我们后辈都被牵涉进来。因此我初中毕业后,就念不成书了。那时比较极左,出身不好就受迫害。我当时才十几岁,鉴于这个情况,也没什么职业可干,再加上本身喜欢画画、写字,所以就走了这步路。我的师傅张季兰当时和我家住一个院子,他也是半路出家,早年是榆林师范学校的美术教师。我跟他学两三个月,就开始自己单独做活了。当时的处境非常艰难,整个榆林城才有几十个画匠,而且大多是祖传的。那时候各个行业都合作化了,鞋匠归在鞋匠(合作社)里,木匠归在木匠(合作社)里,画匠归在油画社,但对我来说就没那些资格,比如油画社就不要你,所以只好自谋出路。尽管我初中毕业在当时算是有文化的人,但哪儿也不要你,比如说招工,不招你也没办法。”
“1960年那会儿,人们饿得慌,一个月挣四十多块钱工资能把人饿死。1966年我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分到农村以‘黑七类’对待,从早到晚整整劳动一天,才挣得一毛八分钱。虽然被分到农村,但并不甘心待在农村,所以我跟农村大队的人商量说,本来分的粮就少,你们也不要给我发粮了,我也不种那地了。这样一来,他们也高兴,可以不给我分粮,我自己也自由了。因为我喜爱画画、书法,又赶上‘红海洋’把毛泽东思想都写到墙上,当时乡政府需要人在墙上写字,我就去写了,他们很满意。乡政府一下子对我另眼相看了,这对于我的人生也是个转折,我几乎写遍了乡政府的每个墙壁,把毛主席头像从小的放大到墙上。我做画匠活,以出门为主,在榆林一个地方待着养不住。去横山、内蒙等地转一圈下来,油漆颜料也就用完了,就回来买好油漆颜料再出去做活。”
二、能满足多样社会文化需求的民间画匠
“十年出一个秀才,十年却出不了一个画匠。”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一个底层画匠,如果能够多掌握一种技艺,在艰苦多变的环境中就多一份生存的机会。艺不压身,多一门技艺就多一种应付不同层次、不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