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二丑角在台上讲故事,说一员外有三女,都嫁了秃子,老三的秃子丈夫还尿床,结果引得夫妇二人整年皆尿床。最后尿床尿到了皇宫,没想到皇上也尿床,不仅不责罚他们,还给这夫妇二人封了“尿床王”。
此剧主要是通过夸张的具有生活情趣的唱词、轻巧灵动富有节奏性的动作来表现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浪漫挥洒的故事。颇具代表性的一段唱词如:
“丑甲:尿床尿在十冬腊,床面前冰嘴三尺长;
隔壁大嫂来讨火,掰了个冰嘴做擀杖;
擀的面条薄如纸,吃到肚里心里香。
丑乙:尿床尿在正二三,床面前尿下养鱼塘;
养得鱼儿七八斤,蛤蟆咕嘟(蝌蚪)闹嚷嚷;”
在演唱的同时,二丑面对着面,跟随唱词、音乐富有节奏性地交替着做重复性的动作,包括举手、俯身、跳跃、转身等。哪个角色唱,哪个就手舞足蹈,来回跳跃。随着表演的不断进行,角色的情绪越激烈、节奏越快,角色动作的幅度也越来越大。整个表演过程音乐性、节奏性很强,充满滑稽、轻松的气氛。 [4]
这几段新鲜的、颇具魅力的皮影丑角戏,只是笔者在整个中国皮影丑角戏中略取之一瓢。其音乐配器、语言唱腔、造型展示、动作表现以及整体的戏剧节奏控制等各方面,都彰显出农民艺术家高超的技艺和创造智慧,这些技艺既然能够感染我们,那么其中的精髓也必定可以为当代艺术,特别是与其表现手法相近的动画艺术所借鉴和学习。
 
二、乡土的皮影丑角戏
1、丑角戏的原创性与地方性。
皮影丑角戏有的是独立成章的小故事,作为整个演出的点缀出现;有的融入到大篇幅的“本戏”(一部篇幅较长,故事完整的戏)中,作为调解气氛、节奏的“折子”(本戏中某个相对独立的段落),还有的则是长篇的、以丑角为主角,领衔整个故事的“丑角大作”。
丑角戏虽然在实际演出常中处于从属地位,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皮影艺术中的丑角戏或许是最能代表农民艺术家的自我创造和地方性文化特质的单元。理由有三点:一是题材。流传甚久的、较为著名的剧目,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演出,如《封神榜》系列、《三国》系列、《说唐》系列等,这些故事的原创大都有知识分子的参与,而短小精炼的丑角戏很多则表现的是生活中的小事,取材于农民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是农民艺术家们自己的原创,因此内容多样、题材丰富,各地方也差别较大、各有特色。二是语言。按照陕西皮影艺人的说法,皮影戏中的丑角说“方言土语”是其在剧中主要的艺术任务,逗趣的小笑话、顺口溜、歇后语在皮影丑角戏中层出不穷,真正体现了地方语言的艺术魅力,而这些语言“正角”(在此主要指非丑角)则由于性格、身份的严肃性,很难“说出口”。三是表演的自由性与即兴性。这是由丑角戏的内容、艺术目的与标准决定的。它的内容贴近、反映的是农民自己的生活,易于被他们改编、创造发挥,甚至有很多丑角戏没有固定的剧本,实际演出的弹性较大,陕西的皮影艺人概括说:
“丑角戏就没有个长短,看观众喜欢不,喜欢了就多唱一会儿,同时也要看艺人的能力大小,肚子里有货就多唱些”[5];
它的艺术目的不是要“说教”,而是要逗趣,标准不是精妙、细腻,而是浪漫、挥洒,这无形中使其自由与即兴的性质不仅是特点,而且是内在要求。
这三点表明:丑角戏虽然是皮影戏中的“小门类”,但却有可能是最能体现民间性、自发性创造,最具“多样性”的单元。
2、名段与名角。
皮影丑角戏虽然大多为小型创作,但其中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著名折子,如陕西碗碗腔皮影戏的《卖杂货》、《秃子尿床》、《阎王乐》,阿宫腔皮影戏的《屎巴牛招亲》、《王婆娘顶嘴》,弦板腔皮影戏的《二姐娃做梦》等都是著名剧目;还有如唐山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