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乙陶:文化变迁中的苗族刺绣
2012/7/3 13:13:26
文化变迁中的苗族刺绣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周乙陶
摘要:本文以实地考察的角度,观察了在经济转型时期、文化变迁过程中苗族刺绣所遭遇的种种问题。经济形态的变化,决定了文化变迁沿着此一轨迹运行,苗绣也在文化变迁中寻找出路。电视穿越深山来到苗寨其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消费场景深入人心时人们悄然接受。特别是走出山外的苗族青年他们认同城市文化并践行都市风尚,此时文化发生了改变。诸如:苗绣由穿在身上看绣花到挂在墙上看绣片,这一去功能化的转变,得力于商业化的推广。苗绣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如何保持民族身分,如何融合外来文化,这是我们必须保特警觉的问题。
 
关键词:苗绣 文化变迁 消费文化 商业化
苗族刺绣在自给自足的山寨里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历史记忆。苗绣承载着怎么样的记忆?简而言之,这些记忆是苗族先辈应对自然、面对生活、长久累积的人生经验。我们从五彩斑斓的绣花里寻找记忆中的历史图像,己成为当今人们心灵慰籍的一种方式。因此,苗绣永远是美丽的。苗绣不仅仅在于美丽,尤为重要的是:但凡苗家女子都得在苗绣这一精神家园里砺练成长,而苗绣的手工从不计较时间的短长,寒来暑往只要绣出心中的希望,那怕付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在所不惜。(1)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苗族男女身处不断变革的时代、在经济转型时期,其民族文化一样也发生着变化,苗绣也不会永远停留在农耕传统上凝固不变。然而,变化中的苗绣走向何方则需要我们观察与思考,首先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察苗寨的文化变迁。
1、悄无声息接受消费文化
从“看”的视角观察苗寨的文化变迁过程,感触最深的是电视强大的影响力。在通了公路、有了电的苗寨里,电视的影响己深入到家家户户。一般而言,电视己成为苗寨家庭生活的必需品,既使家境贫困也要争取有一台电视可供消遣,那怕自己家里没有电视他也会到邻居家去看电视。劳累一天的人们,傍晚时分就沉缅于电视带给他们的快乐之中,不知不觉电视里各种各样的场景成为他们体验外来生活最为便捷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知性节目提高了他们认识世界的水平。当我们看到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插有电视天线时,可以预料电视对居住在大山的苗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然而,电视广告里所宣扬的消费场面,电视剧情节中的奢华场景打破了山寨的文化生态平衡。“侵入农村领域的“城市文化”主要不是精神文化,不是制度文化,而更多地是物质文化,这种物质文化甚至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开放、民主的思维方式等等深层次的“文化语码”没有关系,相反更多的是一种欲望的表达,一种感官的刺激,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放纵。它是文化工业粗制滥造的产物。”(2)操纵电视画面的人为了配合消费社会的成长,经年不息地播放此类画面和剧情,成年累月投身于电视收看的苗家男女老少,面对电视画面无形中改变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认知。电视里所宣扬的消费理想与当下生活距离太大,它既不能强行嵌入到现实的行为之中,也不能立竿见影成为生活现实,但它是你心中的标竿。当你观赏电视画面时无形之中却改变了你的生活态度,本来纯朴平和的山寨开始有了追慕城市消费的喧闹。
不同人群,不同人等面对同一电视节目,都会受到相同文化的刺激,对于热情追随电视画面的人来说,这尤如戴上了同一付文化面具。隆.莱博在他的《思考电视》里,描述了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尔诺对电视文化所持有的批判态度。“他们遭遇的是一个标准化的媒体图像世界,他们无可逃避地被带入这个世界,结果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也标准化了。在这种状态下,真正的生活与商品化表现就没有什么区别。”(3)电视所产生的文化影响是巨大的,又是悄无声息的,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经受电视图像洗脑的人们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