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朱阳 | 后农业文明视野中的人类生物、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022/6/17 15:27:14
[摘要]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人类世后,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就有了极大的改观,人类世最重要的概念就是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地球变化的最大动力,这一动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将决定着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而作为人类学学者必须要加入其中成为研究这一重大问题的一员,其最大理由:首先人类学注重研究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是如何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的,这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视角,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及核心问题。其次人类学与其他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的最大区别就是其关注文化的差异性,主张文化的多元互动,人类学者又长期在还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农区、游牧区等地做研究,当我们讨论后农业文明这一概念时,人类学的专业素养和视角非常重要。因此,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人类是如何通过自己的生物性与文化性来适应环境的;如何重新认识人类文化的差异性。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讨论都与后农业文明产生的概念密切相关。
[关键词]后农业文明;人类的生物性;文化多样性;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朱阳,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生活样式工作室主任、兼职教授。
一、概述
近期笔者写了两篇有关后农业文明的论文,第一篇是 《“后农业社会”:一个中国有可能率先进入的发展模式》,第二篇是《论“后农业文明”模式的全球思考》。前一篇主要是提出了后农业文明的概念,文章为“后农业社会”所下的定义:其是围绕着生态知识和创意组织起来的文化性生态经济,其关键集团是:1.生物学、环境学、气象学、海洋学方面的科学家;2.智能化方面的科学家、工程师、网络专家;3.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考古学家;4.从事文化创意研究工作的文化学者、艺术家、设计师、文艺工作者与媒体人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科学技术知识分子和人文社科知识分子以及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艺工作者等结合的队伍。其中轴原理是在生态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推行生物、生态的保护和研究优先,在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中重构适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创意策略优先。在这样的过程中,各种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社会的战略资源,从而形成一个高度生态化和知识化的社会发展模式。文章还充分讨论了这一概念与中国文化基因以及中国当下发展的关系。后一篇试图以全球化的视野论述提出这种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城市化给地球所带来的挑战。总的来讲,这两篇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笔者作为一位人类学者讨论这样的问题是有深意的,因为人类社会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样的挑战不仅是环境和生态问题,还包括人类的生物性本能及内心世界的伦理道德等问题,也就是生物性和文化性的问题。总而言之,人类社会从外部世界到内心世界都处于一种困惑和转型之中。
近代以来,人们经常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但今天我们意识到,人类的文化系统和自然的生物以及人工的物理系统在互动场景中已经合成为一个耦合性的复杂系统,这一复杂系统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临界点或突变,面对这一问题,学术界从“地球界限”(planetary boundaries)的概念来思考问题了。有学者提出,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人们是否有能力采取一些措施来切实维护“人类得以安全活动的空间?”笔者认为,这样的问题仅仅依靠科学家是不够的,只有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及人文学者们联合出场才能应对。
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以及在中国的乡村和传统手工业城市20多年的田野研究以后,提出了生态中国的思考,撰写了系列的文章,其中包括有关中国文化基因研究以及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研究等方面的文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