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小程村民间艺术考察记
2009/4/7 11:43:54

一、引子
到农民家考察他们的大年三十,然后和他们一起生活,一直到正月十五,看看农民们是怎么过新年,看看传统的民间艺术在农民的新年里是怎样得到表现,这是我最初的想法。这几年我一直在做有关西部人文资源保护方面的国家课题,对西北地区比较熟,通过下面学者的介绍,我们准备去陕北的农村。
已经有四年了,我一直陆陆续续在陕北做考察,在那里考察的原因,是因为陕北的传统秧歌、腰鼓、剪纸曾火红过整个艺术世界,那一带曾是黄帝、女娲、伏羲生活过的地方,许多汉文化的远古传说都发生在那一带。而且这次要去的那个村庄坐落在黄河边上。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我们都是黄河的儿女。因此,中国人对于黄河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怀,总期望能在这里触摸到我们民族千百年来流动的血脉。
这次下去所选择的考察地点,是在陕北延安地区延川县土岗乡小程村。据说,这一带是伏羲的家乡,与这个村相邻的一个村就叫伏羲村。据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黄河在延川境内弯道最多,最大、也最壮观。黄河流经小程村附近时,呈现出“S”形的两个大弯道,酷似“阴阳八卦图”。传说,伏羲多次到此,“仰头观天象,低头看河山”,创造和发明了八卦图和阴阳学理论,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也就是说,这是一片富有历史文化厚度的土地,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耕种庄稼、纺纱织布、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但如今社会文化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现代文明的浪潮正在渗透到每一个偏远的乡村,传统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步的被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取代。在中国社会迅速城市化的今天,乡村的青年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城市打工,只有在春节他们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母家人团聚。他们回到家乡不仅带来了城市与农村不一样的见闻,同样也带回了城市的时尚和城市的文明。那么传统的农业文化,世世代代留下来的乡俗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们的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将会为我们展示什么样的新的文化象征体系和象征符号?
萨林斯认为,利用自然所获得的满足以及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都是通过象征符号系统建构起来的,象征符号系统具有它们自己的逻辑或内在的结构。对于人类而言,并不存在未经过文化建构的纯粹的自然本质、纯粹的需要、纯粹的利益或纯粹的物质力量。这并不是说没有生态学或生物学上的制约,而是说文化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所有认知。对文化表达的理解,远比对自然对人的制约的理解更为重要,因为文化是解释人类事件遥关键。事物与观念、价值观及利益一样,是文化的建构物 。在笔者的眼里,萨林斯所说的象征符号系统,实际上是以民间艺术来具体表现的。再没有文字的乡土社会里,农民们就是通过民间艺术来认知世界的,甚至来传授知识的。如果说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来认知世界,
那么没有文字的乡土社会中人们则是通过,民间艺术来形象的感性来认知世界的。但在新的文化背景中,乡土社会的这一传统正在迅速的解构和重建,然而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系列考察能得到一些看法。春节是一个难得的考察机会,一是春节是民间仪式最丰富,最隆重,最能得到集中表现的时候,所有的民间艺术都能在这一时机得以展现;同时也是一家人得到团聚的时候,平时宁静的村庄,将在这一时期非凡的热闹起来。我期待着自己的考察会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别人春节都要回家团圆,而我却要在春节时离家到农村考察,似乎不太妥当。而且平时下乡考察都有课题组的同事一起前行,但过年,我不好意思约其他人。于是决定丈夫与我同行,既解决了春节时夫妇不能团圆之苦,又解决了一个人到偏远农村没同行之难。
 
二、小程村的大年三十夜
所有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