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非遗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亮相北京展览馆
2010/6/10 0:04:35
本网讯 2010年6月9日, 在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2010年6月12日)即将到来之际,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厅、山西省文化厅、辽宁省文化厅、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江苏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化厅、安徽省文化厅、福建省文化厅、江西省文化厅、山东省文化厅、河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化厅、广东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四川省文化厅、贵州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化厅、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甘肃省文化厅、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协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办。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致开幕词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以手工技艺表达审美理想的精妙而雅致的形式。千百年来,凭借匠心巧手,勤劳睿智的中国工艺美术匠师们创造了品类丰富、意趣高妙、境界独到的工艺美术作品。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创造才能,关系着中华百工的匠心文脉和技艺体系,表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怀和儒雅品格。秉中华文化精神赓续不断、进取不息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始终强调工艺造物的人文意义和社会功用,崇尚心性与物性、人为与造化的和谐默契,追求巧应妙合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诸因素的“天工之美”。切合这种审美理想而历史地形成的一应法度、原则和技艺,构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它在当代工艺美术匠师的精湛把握中依然活态地存续着。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备加重视“巧夺天工”的工艺美术,备加尊重巧于“天工开物”的工艺美术大师。因材施艺、因地制宜的工造作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的人文讲究,独运匠心、宛若天成的艺术创意,是传统工艺美术无法被现代生产力形式所取代的卓越文化价值。
雕漆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文乾刚,代表百名工美大师致词
本次展览由一个序厅、三个主展厅,总共九个单元的展览内容构成,展览面积为3600平方米。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涉及传统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类别的近百个国家级、省级及省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参加展览,展示的当代工艺美术作品有320余件,并有百余位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现场演示制作技艺。展览结合图文展板、精品陈列和大师演示,立体化地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手工技艺。
开幕式后赵少华副部长等领导同志参观大展
展览中,九个单元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展示包括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1、琢玉――北京玉雕、水晶雕、镇平玉雕、岫岩玉雕、阜新玛瑙雕、扬州玉器、广州玉雕、夜光杯雕。
2、雕镌――曲阳石雕、昌化鸡血石雕、青田石雕、寿山石雕、菊花石雕、端砚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贺兰石砚制作技艺、澄泥砚制作技艺、象牙雕刻(北京)、象牙雕刻(广州)、象牙篾丝编织技艺、乐清黄杨木雕、莆田传统木雕、重庆黄杨木雕、北京紫檀雕刻、骨木镶嵌、嘉定竹刻、常州留青竹刻、黄岩翻簧竹雕、宝庆竹刻、徽州竹雕。
3、金作――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北京)、景泰蓝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河北)、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 、鹤庆银器。
4、编扎――龚扇、制扇技艺、王星记扇、高淳羽毛扇制作技艺、东阳竹编、嵊州竹编。
5、髹饰――金漆镶嵌髹饰技艺、雕漆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云雕制作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鄱阳脱胎漆器制作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