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2010/4/2 15:37:36
2007年6月24日上午,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成果鉴定会。专家签定小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魁立、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安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锡诚、中央民族大学祁庆富、中国艺术研究院吴文科五位研究员和教授组成,刘魁立担任鉴定组组长。文化部教科司陈迎宪处长出席了鉴定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马盛德处长主持了会议。课题组长方李莉代表课题组全体成员做了结题汇报。与会鉴定专家对课题组的工作给以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具有独创性,总体来说,是一份优秀的研究成果”。
该课题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39个单位一百多位学者参加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始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初期阶段(2001年),最初的设想是关注西部经济的开发有可能造成的人文资源破坏、文化生态失衡,希望能通过田野调查,完成一系列考察报告,抢救性地记录西部人文资源,提出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课题为此组成了一个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艰苦努力,课题组完成了73篇考察报告,并按内容编辑成5部考察集(《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还完成了四本考察笔记(《黄土地的记忆》、《梭嘎日志》、《陕西药王崇祀风俗考察记》、《西南山地文化考察记》);三本论著《人文资源法律保护论——以西部人文资源保护为起点的研究》、《西部人文资源论坛文集》、《文化生态与人文资源研究》);一本总报告书(《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共十三本书,四百余万字。
另外,还拍摄了大量的图片和摄像,建立了一套《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其中含近千万字的文字资料,一百多个小时的音频、视频资料,近两万多张图片资料。
通过考察的大量案例分析,课题组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当一种文化还有生命力时,它是人们生活的指南,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背景知识(所谓的背景知识,就是人们每天在使用它,却意识不到它)中。但当它不再能在今天的生活起作用,而失去了继续发展的生命力时,它就成为了一种遗产,一种可以表演和展示的对象。在表演和展示的过程中,其便由遗产转化成为了一种被开发的资源。今天,西部许多民俗的仪式和民间的歌舞及民间手工艺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是保留下来了,而且还有所发展,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产业。但是在这种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发现许多民间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一种艺术的表演形式,在这些表演形式背后,与农民们的宇宙观、道德观、生命观、乃至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碎片化、甚至空洞化。在这里面隐含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课题组为此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希望学者和文化政策的决策者要关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面对文化遗产,现在多数人只敢提保护,不敢轻言开发和利用。但是实践早就走在理论的前面。如果学者不敢正视这一现实问题,不做认真的田野调查,就不会理解社会的需求,农民的需求,不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保护与开发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
二、有关人文资源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研究先行,在没有任何记录研究或保护措施之前,一定不能开发和利用。另外,急需建立学术队伍,加强记录、梳理和研究方面的工作。无论是建立生态博物馆,还是采取其他什么文化保护措施,最可能的就是加快其变迁的速度,针对这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