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文课题”简报(第十四期)
2010/4/2 14:36:11

“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课题组再赴贵州考察
继2005年8月在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考察之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成员方李莉、崔宪、杨秀、安丽哲、吴昶、孟凡行等一行六人,按原定考察计划,于2006年春节期间再赴梭戛生态博物馆,对聚居在此处的仅有4000多人的“长角苗”文化深入考察,以期达到课题组最初预定的考察目的——试图以中国建立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为个案,及时搜集、记录这个无文字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整理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文字、图片、音响和录像等数据形式的数据库,同时对之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与研究。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形势,重新认识西部丰厚的人文资源,并思考如何让其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有了第一次考察的摸底资料和经验认识,此次出发之前,方李莉组长进一步落实了每个人的考察任务,并对考察期间的预期困难和后勤保障等方面做了详细安排。由于考察任务不同和其他工作需要等原因,考察组成员只能采取分批进入和陆续离开的方式,第一批出发的四个人于年三十午后离京,最后两个人回京时已时过两个半月。这次考察,课题组成员依旧采取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考察方式,主要视考察对象和考察任务等需要机动组合,考察方法主要是访谈法和现场观察法。依旧以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所在村陇戛苗寨为考察中心,向周边村寨辐射,继续考察梭戛苗寨的历史来源、社会组织、生产方式、家族制度、信仰体系、民俗传统、音乐、服饰、工艺器具、建筑等方面的内容。
考察期间,全体成员不畏劳苦,克服种种困难亲临仪式现场,认真地观察、笔记、录音、拍照、摄像,随后,再想方设法找到村中熟悉仪式意义的人访谈充实。这次考察,现场观察了当地几个比较隆重的传统节俗活动有正月的“跳坡”习俗和农历三月第一个龙日的“祭山”、“扫寨”习俗,对当地称为“打嘎”的丧葬仪式和被叫成“米拉”的巫医及其治病仪式也做了详细考察。
为了使现场获得的这些观察和“口述”资料能与历史文献对话、与研究者对话,考察组成员还抽出时间,专门去当地的档案局和史志办等部门查阅资料,与当地学者交流。同时,为了对所调查的“长角苗”文化有更全面、准确的理解与定位,方李莉组长还带队考察了居住在“长角苗”社区周边的汉族、布依族、彝族民族的相关文化,在比较中能够更直观地体现出“长角苗”文化的特点。 本次考察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考察组与当地民众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民众虽然不是很清楚我们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但出于熟悉之后的信任,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长角苗”第一个大学生、现在贵州大学就读的熊光禄同学不仅做我们的苗语翻译,还积极提供线索,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与方李莉组长几次交谈之后,当地政府对我们的考察也很重视,并给予了很大帮助。六盘水市市政府一方面派人、派车陪同我们考察,另一方面又召开座谈会,与考察组成员一起就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保护等问题展开研讨。
考察归来,现在所有成员正处于整合资料、撰写初稿的紧张工作中,预计这本关于梭戛苗族社区的考察报告将于今年9月份成书出版。
(杨秀 孟凡行供稿)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