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平:一二三,起步走——号脉当下中国剧坛
2011/11/17 19:57:50

一二三,起步走
——号脉当下中国剧坛
●刘恩平
2011年10月20日,我应邀参加了一场由上海市各戏剧院团代表出席的座谈会,围绕的主题是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发繁荣。我的即席发言要点“一二三”如下:
(一)一个难题
这个难题便是“戏曲振兴”。话剧乃西洋舶来,近年来在大都市景况尚好,中小城市犹寂寂寥寥。而戏曲,这个中国民众生活的“活宗教”,中华文化精神的集大成,振衰起疲三十年,虽佳作名角勉为有继,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中央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诚为睿智之声、开明之举,激奋人心;然而,如何践行则需冷静思考,全力以赴。两个不争的数字是:
戏曲剧种以每年消亡一至两个的速度迅速地萎缩着;县级的国营剧团大部分名存实亡、人心四散,常年不进行演出;除了上海、北京、天津等几个城市外,绝大多数城市在平常的日子里不再响起戏曲的锣鼓;全国50岁以下的没有进剧场看过一场戏曲剧目的人约占80%。”(据2011年7月11日《中国艺术报》文章《尚长荣:“戏曲危机”形势严峻 我是梨园一号龙套》)
春光在前,然秋意愈浓。戏曲振兴之难,除了从业者待遇太低、修识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娱乐多元化等之外,以下问题日趋严峻。
(二)两个老化
1.创作老化
①创作观念老化:主要表现为“中体西用”的褊狭实用观和固步自封的僵化艺术观。没有辩证宽闳的“拿来主义”,没有人性关怀的创新品格,粗制滥造、蜂拥而上的结果至多是换汤不换药、旧瓶装新酒。由是,我们极力呼唤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对话的人类视野,激励跨文化、跨领域的融汇创造。
②创作人员老化:无论编、导、演等人员,剧坛的青黄不接均非一日。戏曲演员的断层症结,首在其需自小“坐科”培养,时间长、成才率低而收入菲薄。编导人员的目下现状多为,资深的技法娴熟而观念迟滞,年轻的既经验匮乏且心态浮躁,这就造成了相当的作品陷入闭门造车和疏离时代的瓶颈。
2.观众老化
现在进剧场看戏,白首苍苍一片,鲜见青丝红颜。众多艺术节会,几乎成了圈内人自唱自和的大堂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很多剧团领导或主创人员缺乏为新生代(尤其是70、80、90后)观众创作的主体意识,“遗老遗少”情调严重;二是政绩工程为上,应景之作为多。然而道理很简单,没有新的观众,任何戏剧就会丧失生存的空间。
(三)三个缺失
1.机制缺失
①资助模式单一:文艺院团的创作生产经费除了上级部分拨款之外,一般只有倚赖于申请某个官方的文化基金会,然而僧多粥少婆婆多,杯水车薪。国际上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直有着财团法人文化基金会的民间资助,其长期运作的成功经验和多向多层的资助渠道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和进一步开放,而政府部门可以给予其一定份额的税收减免,授予相关的荣誉嘉奖等,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共赢共享且长效透明的健康机制。
②院团管理落后:除了艺术创作是“文化”之外,很多国内的院团缺乏管理也是“文化”的基本认知,这里所说的就是广义上的“企业文化”,无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皆然。这就涉及到以人才为第一核心资源的生产、经营、信念、价值和绩效等所有管理环节的全过程。我们有必要在确立戏曲公益性文化地位的前提下,科学导入现代管理机制,更新文艺院团人浮于事、守株待兔的温吞水旧貌。
③文化格局垄断:在所谓“资源整合,强强联合”的态势下,主流文艺院团孤芳自赏,民间社团举步维艰。国外著名的英国爱丁堡艺穗节、法国亚维农艺术节,之所以创办六十多年至今仍近悦远来、博彩多姿、长盛不衰,就在于其创意无界、参与无界的文化公共性,对各类非营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