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导言
2011/9/19 18:03:02

《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导言
周 星
选编《中国艺术人类学基础读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在国内各大专院校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及相关研究机构里学习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艺术学、工艺美术、民艺学、艺术史及美术考古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们,提供一个通过初步阅读进而了解中国“艺术人类学”这一新兴学术领域的入门向导。与此同时,也是为了对现阶段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做一个初步的归纳,并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做出一点具有建设性的贡献。
艺术人类学在中国的多元性
“艺术人类学”在当代中国的成长和发展颇为迅猛,尤其是2006年12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以来,这一新兴的学术部门,引起了相关学科很多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学子的极大兴趣;甚至还有学者指出,艺术人类学的异军突起,在某种程度上,将有可能改变中国艺术研究领域和文化人类学界的既有格局。可以说,艺术人类学正在迅速地发展成为当前中国涉及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等诸多学术领域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其实,艺术人类学在中国的出现和成长历程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先生早年倡导“美术的起源”研究至今,中国的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工艺美术史,以及在艺术学的某些门类艺术的研究等方面,分别在有关“原始艺术”、史前艺术、“图腾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及其审美文化、民间工艺美术等诸多专题领域里,均相继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文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大体上自成一个流脉,它和艺术学对各门类艺术的专业研究以及美学对人类审美活动的思辨性研究等相比较,可以说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特点。例如,文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基于它的文化“整体观”理念,基本上是将艺术和审美活动视为其整个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来理解的,相信在艺术和其他文化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者关注的不只是艺术现象或艺术品本身,他还关注艺术及艺术品所由产生的社会的结构或文化的体系,他往往是通过对艺术品、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各种艺术实践、审美活动的民族志描述,进而探讨或揭示其中蕴含着的文化意涵。在研究方法上,文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主要是以实证性的田野工作为基础来展开,因此,较为强调艺术活动及艺术品生产过程的个案及其具体细节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者在超越社区、地域或族群、国家的层面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时,一般要恪守和秉持“文化相对论”的理念,较为看重对象社群里的当事人对其艺术或审美活动的解说,通常相信不同文化的审美活动或艺术创造性,既拥有各自的特性、价值和意义,但也部分地拥有普适性的价值,彼此之间也可以相互的比较。
但是,与其说艺术人类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学说谱系,并历经了诸多研究范式的转换,倒不如说它基本上还是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之内逐渐成长,并因此受到了文化人类学各种主流理论流行变换的影响[①]。的确,文化人类学的艺术研究在长期探索中相继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概括或理顺所有这些学术方面的变迁并非易事,但大体说来,它也有如下一些脉络可以追寻:从早期博物学式、猎奇性的器物采集到后来较为科学的、系统性的田野作业;从较为重视艺术及艺术品之技艺、技巧、形式,逐渐发展到更加关注艺术的象征性及其社会文化的意蕴,亦即视艺术为其文化象征体系的一部分;从功能的说明到结构的解析,再到意义的阐释;从有意无意地把西方的美学概念及艺术分类强加给非西方各国各族的艺术及有关审美事象,到逐渐承认非西方另有相对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