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认识
2014/10/21 16:09:17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再认识
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要:少数民族与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文化看似比高科技文化落后,但有一天我们可能需要这些文化来拯救我们,因为他们可以不需要电、不需要机器就存活下来,而现代文化一旦失去这些外在的人造设备就无法存活。因此,这些传统人类的传统文化,就像是那些野生植物的基因,对于整个人类文化的生态圈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这个题目对于我来讲是个命题作文,是中央民族干部学院要我面对少数民族文博干部做的讲座题目,但我觉得经验与教训很难讲,我想我可以讲我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认识。我想对方之所以让我来做这方面的讲座,第一是因为我曾到西部做过八年的考察,并主编完成了一套《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其中的《陇戛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梭嘎日记》是我和我的研究团队花了三年时间,对贵州黔西北长角苗寨所做的研究成果,在这期间我们的足迹还踏遍了西北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甚至开车沿青藏高原考察藏族文化生态等等,最后完成了一本名为《遗产:实践与经验》的专著。尽管自己做过许多的先期研究也未必能讲好这一题目,但我会尽力而为。
一、思考的背景与源头
为了说明自己对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观点和看法,我想先谈谈自己当年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些问题,后来又做了一些什么样的研究来说明这些问题。1998年我曾写过一篇名为《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的文章,之所以写这样的文章是认为,当时人们已经关注到了生物多样性消失所带来的危害性,但还很少有人关注到文化多样性消失所带来的危害性。文章从自然生态失衡切入文化生态的失衡,提出了当自然生态在被破坏时,文化生态也在被破坏;在自然资源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同时,文化资源、文化多样性同样也在减少。文章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多样性的减少;而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模式,则造成了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减少。在中国文化被西方文化所侵蚀的同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更是受到外来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多方冲击,这无疑会使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阅读了大量的生物学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关于湖北地区大豆受虫灾的报道给我很大的启发,在这篇文章中说道,人工培植的农作物的基因往往是软弱的,容易受到病虫灾的侵害,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科学家就会努力寻找野生大豆的基因注入到人工培植额大豆中以起到救治的作用。其理论是:现代作物的基因是软弱的。它们的天敌能够有效的发现它们的弱点,所以,即使最富于生产力的新品种有一天也必须抛弃。为了与迅速形成的病虫害竞赛,科学家被迫不断地在他们的温室和种子库中搜寻新的遗传特征,使下一个“奇迹作物”能够躲过面前的“奇迹凶犯”,而同时又为更大量的人口生产更高产的粮食。但是,时不时的又会出现新的病虫害,而他们的基因储藏库中没有任何一种能与之抵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指望人工品种在大自然里有一个足够强壮的“野生亲戚”。这些野生植物在自然环境的激烈斗争中获得了一种遗传的抵抗力。这是那些娇生惯养的人工作物所没有的一种抵抗力。找到这门远房亲戚常常不是简单的事情。植物学家必须要到地球上的某一特定地点,到受到危害的植物的老家去寻找,这些基因家乡也叫遗传多样性中心。
这使我联想到少数民族与原住民的传统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文化看似比高科技文化落后,但有一天我们可能需要这些文化来拯救我们,因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