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建:“边缘人”心境与“农民”本色——刘锡诚先生的学术立场与治学精神
2014/3/31 9:28:44
“边缘人”心境与“农民”本色
——刘锡诚先生的学术立场与治学精神 2014年03月31日 09:0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3月31日第578期作者:李修建
刘锡诚,1935年出生,山东昌乐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就职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联等单位,现任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等。
刘锡诚先生年近八十,治学60有年,称得上学界的“老人”了。年龄老,资历老,却从不以“老人”自居,更不倚老卖老。而是勤恳一如“小学生”,读书写作,不知倦怠,数十年下来,在文学评论、民俗学、民间文学史、原始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就斐然,足为学人典范。
作为后生小辈,我与刘锡诚先生交往不多。鉴于刘先生的学术成就,我就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在2011年聘他为客座研究员。虽说是“同事”,却没有真正共过事,加之研究领域有别,对他的著作也阅读不够。饶是如此,我对这位山东老乡和学界前辈,一直怀着深深的敬意。
闲门掩薜萝,边缘垒书城
1935年,刘锡诚出生于山东昌乐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在1953年考取了北京大学,这在当地应该是个颇为轰动的事件,因为在他之前,昌乐县似乎无人上过北京大学。他学的是当时热门的俄罗斯语言文学。做毕业论文时,他得到时任俄文系系主任、翻译家曹靖华先生的指导,以民间文学为题目,自此与民间文学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之后,经曹靖华先生推荐,刘锡诚进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负责对民间文学进行搜集、整理、编辑和研究。“文革”以后,他又在新华社、《人民文学》、《文艺报》等机构担任编辑和记者。在8年时间里,他活跃于文艺第一线,成为一名出色的文学评论家。他见证了新时期文学风云之变幻,所著《在文坛边缘上》和《文坛旧事》两书,便记录了他所见闻的文坛往事,为当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资料。1983年,他又调回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担任领导职务,其间主持了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全国普查和编纂等,这些工作堪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事件。
1990年,55岁的刘锡诚开始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研究,以超乎寻常的勤奋和毅力,敏力以求,亹亹不倦,迄今出版专著20余部,主编著作100多部,发表论文千余篇,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顾刘锡诚先生的治学历程,无论他就读的高校、他工作的单位、他接触到的人和事,还是他的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全都称得上主流。而他却以“边缘人”自况,个中原因,除了他从事过多种职业,中年以后弃政从文,始专心治学,有别于自始至终从事研究的学界中人,更重要的是,“边缘人”的身份传达了他的治学立场。
在1998年创作的一篇名为《边缘人》的随笔中,刘锡诚写道:“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躁,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大隐之人,能够隐居闹市,是因“心远地自偏”。一个身处中心的“边缘人”,自是心境清远,不为凡俗所累。“闲门掩薜萝,边缘垒书城”,乃是他的自画像。以此心境,处事,能够淡泊;治学,必然投入。刘锡诚之治学,正如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